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乐舞、雕刻与敦煌莫高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下图为古代“三兔共耳”图案——三只首尾相接的兔子共用三只耳朵,循环追逐、跳跃。这个图案最早出现于敦煌莫高窟,后来也出现于13世纪埃及、叙利亚的彩陶上,以及中世纪欧洲教堂的屋顶浮雕与金属圣器上。这可以说明(     

A.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亚非欧区域文明相互交流影响
C.全球各地的文化符号大同小异D.古代社会重视动物的生存环境
7日内更新 | 1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以下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盛唐气象”提纲。请你给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诗歌:《李白诗集》
书法:《颜氏家庙碑》
绘画:《送子天王图》
雕塑:敦煌莫高窟
A.多彩的文学艺术B.高超工艺水平
C.开放的社会风气D.民族交往与交融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九年级毕业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左部四名女乐伎,自右而左一次弹筝、拍板、奏竖箜篌、吹笙;
中部绘男女舞伎相对而舞;
右部五名男乐伎,自左而右依次奏竖箜篌、弹曲项琵琶、吹排箫、击小铜钹、吹筚篥。

             ——绘于韩休(开元二十八年去世)墓东壁的《乐舞图》(局部)

材料三   唐代文化是在大一统的局面下蓬勃发展的,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从广州出发到波斯湾、红海等地的航线已经开通,广州港中外商船云集,成为世界循环交通的一环。

——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①曲线图中唐朝气温的特点和图②人口变化的趋势,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是研究盛唐历史的第一手还是第二手史料?观察材料二,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
(3)据材料三,指出“唐代文化”的特点,并概括“广州港”的影响力。
(4)综合上述探究,概述唐朝兴盛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山西·专题练习
4 . 舞蹈是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流行舞蹈“方舞”,舞者佩戴两件头饰,与汉族传统舞蹈“清商乐”相同;下装为白裤、乌皮靴,与西域“龟兹乐”“安国乐”相似。“方舞”音乐安徐、闲雅,近于汉族传统,而脚下动作繁杂丰富,具有西域风格。

——摘编自袁禾《中国舞蹈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方舞”所体现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符合这一特征的两个例子。

材料二   从古罗马流传下来的舞蹈传统在中世纪被禁止。1415世纪人性、个性的解放使人们可以率性而舞,被教会禁止的双人舞蹈开始盛行。舞蹈活动是如此的普及与频繁,以至于教会不得不承认舞蹈的作用,放松对舞蹈的限制。

——摘编自【美】瓦尔特·索雷尔《西方舞蹈文化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14,15世纪前后欧洲舞蹈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原因。

材料三   14名舞者身着唐三彩色样纱衣,眼角画着月牙形妆容,碎步小跑,走上舞台。……这就是2021年年初几乎一夜之间“霸屏”各大社交媒体的节目《唐宫夜宴》,不少国外网友纷纷表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令人赞叹”。……《唐宫夜宴》这类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瑰宝与现代技术、时尚和审美的结合。这些具有人类共同价值观的优秀作品可以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责任感和活力。

——摘编自2022年5月5日环球网报道

(3)根据材料三、概括舞蹈《唐宫夜宴》受到国内外观众喜爱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山西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后,为了巩固政权也因汉文化发展相对成熟,逐渐“汉化”,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鲜卑族的改革……这一时期,胡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战乱中相遇,促使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这些发展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元化,思想不局限于一种,为隋代大一统和唐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之风做了充分铺垫。

——高畅《魏晋时期胡汉冲突下的文化交融》

材料三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城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1)材料一中“秦帝国”的“统一文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文字统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少数民族“汉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文化的特点。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4年中考政史全真模拟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体现了唐朝文化的(     

A.民族性B.包容性C.统一性D.连续性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中绘有一种新的特殊图案——三兔共耳(见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子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三”有吉祥寓意。经过魏晋南北朝战争,隋朝统一后,人口相对退减,多子多福、生生不息成为普通民众朴素的期盼。隋代画师结合现实大胆创造,融合佛教艺术和中亚、南亚、西亚艺术,在统一这个时代精神中形成了新的民族风格。

——陈振旺《中西方文化交流视野下莫高窟三兔共耳纹来源再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出现“三兔共耳”图案的时代背景。并依据传播示意图,说明其传播的特点。

材料二   在欧洲文艺复兴思潮的背景下,中国瓷器上描绘日常世俗享乐和山水美景的图案、洒脱与写意的装饰手法,恰巧迎合了人们逃脱中世纪以来的神权禁锢和对现实生活重新关注的渴望,亦是18世纪欧洲审美中“洛可可”风潮形成的直接动因。

——马敏《由“瓷之韵瓷器精品展”看中西技术和文化交流》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瓷器花纹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3)请用一句话表述上述材料内容的主题线索。
2024-05-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9 . 【史料实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

依据材料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材料二中从天竺归来引进法相宗的是谁?
2024-05-17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通关04 中国古代史材料分析题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抢分秘籍(全国通用)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识图题 | 适中(0.65) |
10 . 【历史+美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图1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图2莫高窟中唐时期壁画《反弹琵琶乐舞图》(摹本)

材料中图1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根据两幅图片分析唐朝民族交往的特点。
2024-05-1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通关08 跨学科主题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抢分秘籍(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