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火药发明与使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由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与文化的碰撞,中华文明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雄姿。隋唐统一之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观念形态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该文化圈又因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有时也被称为“中国文化圈”。其主要标志是汉字文化、儒教、律令制和佛教。

——据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尤其是文化领域,于唐、宋几个世纪内达到顶峰。中世纪主要的技术发明大多出自中国,然而,不像在西方,技术进步未给中国带来彻底改变社会的革命性影响,传统的官僚贵族统治集团削减和减弱新技术的作用。但是,在西方,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没有后继者,相反,出现了一种新的多元化的文明;在这一文明中,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远洋船只不是被埋没,而是得到充分利用,首先对欧洲,然后对整个世界,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化圈”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文化圈”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技术进步没有给中国社会带来革命性影响的原因,并列举一个史实说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对整个世界,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3)纵观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从中得到哪些经验?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儒学思想中所蕴含的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宝贵的思想财富无论是怀疑批判之风、格物致知之法还是经世致用之学,都有力地证明了宋朝科技的发展不仅仅是继承了汉唐以来优秀的科技文化成果,其本身的宋儒文化对科技的发展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

——摘编自周远全、赵世庆《宋儒学对宋朝科技发展的影响》

根据材料,概括宋朝科技发展的有利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宋朝代表性的科技成就。
2024-05-07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2 列举史实类综合题(含答题技巧,题型专练60题)-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
3 .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文明交流的步伐从未停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华社北京202343日电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鼓励艺术家创作更多体现中阿友好的艺术佳作,为增进中阿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信中指出,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相互欣赏,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1)阅读材料、写出一例广受中国人民喜爱的古代阿拉伯文学成就。
(2)列举两例古代中阿文明“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2024-05-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2 列举史实类综合题(含答题技巧,题型专练60题)-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对外输出的内容。(不得照抄材料)根据材料,分析宋元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表明中国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对外开放格局有何明显不同?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材料三:2021年中国对外开放的部分数据

利用外资协议16 377项协议金额78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6.63亿美元)
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6万多个外商协议投资280多亿美元
引进技术合同3 530项总金额205.5亿美元(其中用于改造我国现有企业技术项目2万多个)
进出口总额1 028亿美元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第16位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4-05-0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5 .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历代政权的发展皆离不开合理有效的国家治理措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应该说,宋代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周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并不是古代史上国势最强劲的时期;但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历史再认识》

材料二   中国古代史部分大事记

朝代事件
宋朝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元朝创立行省制度
明朝戚继光抗倭
明朝八股取士
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文字狱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宋代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的史实依据。
(2)选择上表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5-06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6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一   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古代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重。

时间公元前6世纪一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1世纪-公元400年401-1000年1001-1500年
比重50%62%71%58%

材料二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这样评价:“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材料三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其所著的《世界史纲》一书中这样评价唐朝:“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中国由于迅速恢复了秩序和统一而赢得了这个伟大的领先……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特点。
(2)运用史实,分析材料二中培根的评价。
(3)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进程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缩影。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2024-05-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羊九年制学校联片教研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四大发明】

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和简牍,远在商代已然如此。古人用简牍作为书写材料,竹木可就地取材,缺点是太笨重,也有用帛代替简牍的,但丝织物价昂贵。这些情况促使我国发明了纸。西汉的纸面粗糙不平,大约只用作包装材料。到了东汉前期,在蔡伦的主持下,造纸技术出现了一次飞跃。

——摘自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材料二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英国培根《新工具》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我国改进造纸技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
2024-05-06更新 | 6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火药武器在战争中的出现,标志着军事史上将发生一系列变革。中国在很早就出现了用火药来推进的武器装备。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最早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A.蒙恬B.朱温C.李世民D.岳飞
9 .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明的发展。在此传播过程中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角色的是(  )
A.古埃及人B.日耳曼人C.阿拉伯人D.印第安人
2024-04-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坝九年制学校联片教研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有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美国近代思想家)

(1)材料中“在战争上”、“在航海上”的发明分别指什么?
(2)“第一种在文字上”的发明是指北宋什么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第三种在航海上”的发明对人类的事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三种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它们在传播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的是谁?
(4)从三种发明以及它们的运用和传播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2024-04-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 古今中外科技成就(测试)-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