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火药发明与使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1 道试题
2024九年级下·湖北·专题练习
1 . 【古代科技文化与对外交流】

活动一   寻文化自信之根

材料一   我们读中国,沿着甲骨文沧桑的纹理,驾驭历史的长车,纵横阡陌……我们读中国,聆听悠长的青铜编钟,与孔子、孟子种几棵青柳,促膝长谈;我们读中国,纵观岁月的风起云涌,与李白、杜甫隔几株老梅,论潮涨潮落……我们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唐诗里,读感恩的中国;我们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宋词里,读思念的中国。

——摘自现代诗歌《读中国》

(1)阅读材料一、从中找出中国古代彰显文化自信的历史信息。

活动二   探和平交流之路

材料二   信息卡1: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

信息卡2:郑和下西洋“和平友好、彼此尊重”的和谐理念、“互联互通、互利互惠”的合作理念、“重视海洋、经略海洋”的海洋理念,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供了重要基础。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

(2)根据材料二信息卡1,指出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作用。阅读信息卡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是如何体现“和平友好、彼此尊重”“互联互通、互利互惠”理念的?

活动三   展影响世界之力

材料三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请你选择材料三中任意一项发明,说说该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024-05-2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6(湖北省卷专用)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2 . 读下表,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中华文明的传播

时间传播
公元的1世纪一公元3世纪汉字已经传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大约公元4世纪①(宗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在各国得到发展
8世纪以后中国的②(发明)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0世纪③(汉武帝时期及此后中国历代王朝所推崇的思想)成为朝鲜、日本等国的官学
14世纪火药经④(民族)人传入欧洲
15世纪初伴随经灾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表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两个不同的视角、说明中华文明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3)综合以上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文明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奥秘何在?
2024-05-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历史试题卷
3 . 美国学者卡特说:“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清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了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舞台。”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国四大发明(     
A.促进了文明之间的交流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智慧D.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2024-05-2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一模历史试题
4 .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材料二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
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的制造技术
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1885年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材料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1)根据材料中培根的评述,任择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的一项,说明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2)根据上表内容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2024-05-2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经济手稿》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他认为:“中国与西方在科技方面的差距,主要是由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科技发明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科技落后的社会和经济因素。你如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出谋划策?
2024-05-2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6 . “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中国人民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彰显中国力量。

材料

请在以上材料中任选三个关键词,拟定一个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选择的关键词,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言通顺)
2024-05-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二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初中历史
7 . 某校开展以“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为主题的展览,共设计了4个专栏,并围绕该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专栏一:

《制度与文化》

①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传到日本②科举制在朝鲜半岛延续千年③《红楼梦》走向世界

专栏二: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①欧洲活字印刷技术与中国的渊源 A 领航的大航海时代③火药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专栏三:

《风靡世界的“三大物产”》
①中国丝绸深受欧洲贵族的喜爱②中国茶风靡世界③走向世界的外销瓷

专栏四:

《普济世人的中医药学》

①鉴真在日本传播中国的医药②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 B 流传海外③屠呦呦团队发现
青蒿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善展品中A、B处内容。
(2)根据下列示例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专栏,为其展品撰写简介词(示例除外,不得照抄原文)

【示例】选择专栏一:《制度与文化》。简介词: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先进的典章制度,回国后推动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朝鲜半岛的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回国后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推动了新罗选官制度的发展。《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小说,至今,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024-05-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8 . 唐宋时期,国家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大国的气度。张老师围绕相关内容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观察图片——见证城市变迁】
(1)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宋在城市规划上的不同特点。

任务二【解读材料——感受民族交流】

唐统治集团是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产物,它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国家亦是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唐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如唐高祖之母为鲜卑化的匈奴独孤氏,唐太宗之母是鲜卑族窦氏,皇后长孙氏亦是鲜卑人。李唐统治集团与少数民族接触、融合,更容易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并充分认识到民族问题之所在,发展进步的民族观,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摘编自范香立《唐代和亲研究》

(2)材料中唐统治者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推行此民族政策的原因。

契丹、女真等民族建立的王朝,跟汉唐时期某些游牧民族建立的部落联盟制国家(如匈奴、突厥等)有了非常大的不同。一方面,他们的体制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了,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都可以和中原王朝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它们把大片汉地纳入统辖之下,同时又始终将位于内陆亚洲的“祖宗根本之地”视为各自领土结构的重要部分以及族属、文化认同的珍贵资源。

——摘编自邓小南《忧患与繁荣:北族政权的兴衰》

(3)根据材料概括契丹、女真等民族所建立政权的特点。
任务三【观点论证——阐释对外交往】
(4)古老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国与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文明交往。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不同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宋朝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

2024-05-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山东济南·专题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聚焦中外科技的创新发明,观察如下思维导图。请你简述他们选取①②处相关科技发明的理由。(要求:各举一例)

(2)某学习小组阅读有关中苏改革创新的历史文献后,摘抄了如下片段。你认为这些摘抄片段分别体现了两国改革有何创新之处?并简述其共同影响。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2024-05-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山东济南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信息正确的是(       )
A.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B.北宋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C.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农书是《农政全书》
D.西汉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被誉为“医圣”
2024-05-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中考(7+3)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一)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