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建立与君主专制强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19世纪中英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中国英国
17世纪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设台湾府
1698年,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8年,完成光荣革命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18世纪1727年,军机处设立
1757年,设广州十三行经营对外贸易
1792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来华
1763年,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9世纪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1856年,《天津条约》签订
1825年,蒸汽机车问世,铁路时代开始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三例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下图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示意图,图中③处应填入的是(     

A.废除丞相B.权分六部C.设立东厂D.置军机处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完善表格内容。(答出四项即可)
政治(行政机构)思想
中央地方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以下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推行接受李斯建议实行焚书坑儒
西汉(略)颁布接受董仲舒建议
设中书省设行中书省(并加强对等边疆地区的管辖)沿用科举制
废丞相,由分理朝政设行省实行
增设省、府、县、将军辖区等,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大兴
(2)由上表内容分析,从行政管理和思想领域总结历史发展趋势。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运河教育联合体九年级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4 . 王老师在历史课上展示了大单元复习的提纲,据此可知复习的主题是(       
主题
第14课明朝的统治………………………………66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70
……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88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96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01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4-06-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多校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文综试卷-初中历史
5 . 明史记载,朱元璋“诛丞相胡惟庸”,之后又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清史记载,“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这体现了明清时期(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社会经济不断进步
C.对外交往不断加强D.文学艺术不断发展
6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要派别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儒家孟子仁政法国,民贵君轻
道家庄子顺其自然,独立人格
法家韩非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材料二   汉武帝治下,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汉武帝认为任用饱读儒家经典之士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因为他们自律、利他、识礼、循规,而且忠于上司。因此,他建立了一种用儒家经典来培养未来官吏的国家教育体系。

——摘编自(美)伊佩霞《剑桥中国插图史》

材料三   忽必烈认识到儒学作为治国之“道”的价值,儒学成为官方学说受到推崇。他“行汉法”,任儒臣。在文化方面,对汉族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尊崇,包括建立学校、修建孔庙等。

——摘编自《中国通史大师课》

材料四   清朝统治者将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清帝格外尊重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学,康熙帝首次南巡,目的之一是到曲阜祭孔子庙;他命令儒臣编纂经书,认真学习儒家经典,悟出追求稳定、修身治德、民为邦本等都是治国的重大问题。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

(1)根据材料一,提炼与之相符的时代主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西汉时期“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的原因和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清两朝进行思想文化建设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2024-06-1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京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6月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7 . 下表呈现了某一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据此判断该历史时期是(     
(1)政治废丞相、设内阁、设军机处,加强皇权君主专制制度僵化,政治腐败
(2)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人地关系紧张,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3)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4)边疆管辖政府加强对台湾、西藏、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列强加紧蚕食中国边疆地区
A.重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B.开创大一统局面的秦汉时期
C.繁荣与开放的隋唐时期D.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明清时期
2024-06-1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京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6月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7和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于“思想的牢笼”。当时中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     
A.重文轻武的政策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八股取士和文字狱D.百家争鸣
2024-06-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考前第三次综合模拟试题
9 . 某小组研究“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这一主题时搜集了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研究。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欣赏文物——感受互鉴融通】

材料一

【解读文献——见证治国措施】

材料二: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善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1)历史文物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价值。根据材料一这两幅图片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2)研读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明清在治国方面的重大举措。
(3)通过以上的史料探究,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发展中留下的文字和实物资料?
2024-06-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10 . 某校7年级(2)班同学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探究政治演变——完成研学报告】

(1)一组同学想要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趋势,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制作了研学报告,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研学报告表。
研学报告表
课题名称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组长XXX
一、研究内容
历程朝代表现
建立秦朝秦始皇正式建立A       制度。
巩固西汉汉武帝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B       
完善唐朝政治上:三省六部制教育上:科举制
加强北宋通过实行C       政策来限制武将权利。
在地方实行D       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强化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明成祖建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帝设立E       ,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二、研究结果
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F                                      

任务二【认识边疆管理——制作历史展板】

(2)二组同学准备利用搜集到的图片制作历史展板,此来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请你任选一个展板,根据展板内容为其配一段解说词。
展板一展板二展板三

图1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图2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图3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
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任务三【汇总灿烂文化——制作文化墙】

(3)三组同学为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成就,现在打算制作班级文化墙,请你加入进来。
班级文化墙
参加人员:七年级(1)班全体同学活动主题:探寻文化成就

材料一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摘编自李一《甲骨文与青铜纹样再利用的探索》

材料二 中世纪欧洲印制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除了少数富有的人以外,没有人可以买得起书,文化信息的传播就会受到极大限制。中国的造纸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图4
科学家A
他治学严谨,运用前朝刘徽的割圆术,精确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了世界近千年。

图5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甲骨文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地位?
②材料二中“蔡侯”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能与“造纸术”相美的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③图4的科学家A是谁?图5该书被誉为什么?
2024-06-14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夏津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