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66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到统一再到分离的过程。下列事件与这一过程直接相关的是(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0-2011学年度山东省临沂费县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A割香港岛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B赔款2100万银元B赔款二亿两白银
C开放东南沿海5个口岸C开放长江流域4个口岸
D协定关税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材料三   八国联军最初要求清政府定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十二名官员死罪,最后解决的办法是赐令庄王自裁;端王充军新疆;毓贤即行正法。在各省,从判处死刑直到仅仅加以谴责的官员共有119名。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1)材料一中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2)19世纪末列强侵华有两大特点(即瓜分势力范围与资本输出)。①指出材料二《马关条约》内容中哪两项规定体现了这两大特点?(只填写序号)②从地理位置来看,《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开放口岸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什么变化?八国联军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综合以上材料,归纳这一时期(1840—1901年)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024-04-17更新 | 1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福鼎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2024-03-17更新 | 42次组卷 | 191卷引用:2017中考真题押真题-历史 第三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由1894年的80家,增加到了1900年的933家。导致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大大增加的原因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B.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B.甲午战争的失败
C.民族资本的发展D.新式学制的创立
2024-02-18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洪雅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法历史试卷-初中历史
6 . 下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导致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1898年

1900年

列强办厂数目(个)

800

1231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2024-02-08更新 | 3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洪雅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法历史试卷-初中历史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新年贺词中说,“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超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回顾历史,回答问题:
【侵略之船】

材料一   1840年英国的兵船穿越茫茫大海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载着侵略者的贪婪,也带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1)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是哪个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自强之船】

材料二“黄鹄”号蒸汽轮船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机明轮船。1865年在安庆内军械所由徐寿、华蘅芳设计建造,曾国藩赐名“黄鹄”。



(2)“黄鹄”号是洋务运动见证者。试列举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两例。说说为什么这场运动没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
【英雄之船】

材料三   致远号巡洋舰



(3)这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英雄之船。与这艘船相关的民族英雄是谁?请概括说出他的英雄事迹。
【革命之船】

材料四   南湖红船点燃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使四海翻腾,五岳震荡。我们党从这里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4)与南湖红船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井冈山上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在延安中共七大把哪一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胜利之船】

材料五   中国军令部长徐永昌将军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图中这一历史时刻应该是哪一天?
【自强之船】

材料六   中国共产党沿着红船的航向,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中国共产党扬起红船的风帆,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载着红船的意愿,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6)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根据材料六,请你概括“红船精神”的内涵。
2024-01-0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材料二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四   “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已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柯伟林

材料五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张謇,1894年中状元。甲午战败后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一战期间,大生纱厂赢来“短暂的春天”。

材料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
(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依旧黑暗”?“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所述的“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4)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状元实业家”张謇倡导的著名救国主张是什么?一战期间,大生纱厂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是什么?试列举抗日救亡运动中创作的两部著名音乐作品。
(5)结合材料六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1945年中国能成为“名义上的大国”的主要原因。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唯一正确道路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
2024-01-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2024-01-05更新 | 31次组卷 | 151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扬中市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10 .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是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   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骧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等人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材料四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条约指的是什么?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是谁?
(4)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为什么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5)综上材料,结合所学,请你说说家国情怀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2024-01-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