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9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经历了从“防御性现代化”到“自觉性现代化”的演进,新中国成立后迈入“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进而追寻现代化之路。这种追寻在晚清时期经历了“求富自强”“变法自强”“立宪自强”三个阶段的演进。然而中国早期现代化仅仅是清廷及部分社会精英主导的有限变革,未能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长远发展。

——摘编自郭若平《从近代历史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晚清现代化“求富自强”“变法自强”阶段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9年底,党在全国各地领导了200多次武装起义,武装起义大部分失败,但为创造并壮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创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打下一定基础。……“城市中心论”在中国根本行不通,中国只能在马列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社会特点,探寻自己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贺新元《中国道路:不一样的现代化道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探寻自己的革命道路”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己的革命道路”是什么道路?

材料三   1949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时期概况
1949 — _A_年中国选择了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_A_—1992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改革开放之路,不断探索适合我国的富裕之路。
1992年至今中国走上快速现代化之路,其中两个事件对于共同富裕最有影响: 一是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_B_;二是加入WTO,中国式现代化参与了全世界共同发展。

——摘编自张洪为《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处的年份及B处的经济体制。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适应性测试 (三)
2 .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每一次的抉择,都影响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不是照搬照抄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乡村的历史性转变,是毛泽东思想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1)材料一中的“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条道路的开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材料二 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强的信心。......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2)材料二中的“分水岭事件”是指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它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的原因。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变化情况表

年份农民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其他收入
数额(元)比重(%)数额(元)比重(%)数额(元)比重(%)
198331022873.55818.7247.7
198854540373.011821.7244.5
199392167873.619521.2485.2
19982160146667.057426.61205.6
20032622154158.8918351636.2
(3)归纳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变化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3 . 军队和国防建设是国家和民族安全的基石。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从东南沿海一直打到天津、北京,清王朝统治者“重陆轻海”“弓马定天下”的理念被彻底粉碎,晚清军事变革真正启动。……此后,晚清国防和军队建设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在陆军火器化、建立近代海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革新军事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特别是海防建设,代表了洋务运动期间军事变革的最高成就。

材料二   建军初期,南昌起义部队实行了政治指导员制度,……1927年9月,毛泽东对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进行了“三湾改编”,正式建立了党代表制度。……井冈山会师后, 党代表制度在全军推行。1928年中共六大前后,中共中央 多次指示红军仿效苏联,废除党代表制度,改为政治委员制 度。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肯定了党对军队的绝 对领导原则。1930年10月,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工农红 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 政治上之唯一领导”。

——摘编自王建强《红军由党代表制度到政治委员制 度的变化》

       

材料三

材料四   在推进强国强军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党对人 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 苹纳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总盘子.把军事创新体系 纳入国家创新体系,把我军人才工作纳入党和国家 人才工作大盘子,把依法治军纳入全面依法治国总盘子,都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卓越创造。

——摘编自《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航新征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期间“军事变革”启动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在“建立近代海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方面的具体成就。
(2)简述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建军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图A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战士发扬了怎样的抗美援朝精神?图B中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哪一年爆炸成功?简述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的重要意义。
(4)材料四图中“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强国 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怎样的新格局?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军队与国防建设的认识。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蒲城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便带领中国人民在应变中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科学求变,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独立和富强。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2年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2)阅读材料,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述。(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一首民主革命时期流传于江西的歌谣(节选)。据此分析,当时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主要原因是(     

A.武昌起义的发动B.土地革命的开展C.红军长征的胜利D.西安事变的解决
7日内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分别写出上述时间轴中“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想风暴”对应的事件。从信息整合方面思考,写出上述时间轴的有效信息。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哲学家,伟大的诗人。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大革命后的中国”复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来的东西”“药方”分别指什么﹖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从1978-2021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78亿元增长至1143670亿元……2021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工农业发展、国防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摘编自唐亚林等《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范式建构与路径选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梁启超(1873—1929)撰写《变法通议》图2 孙中山及其题词图3 《井冈山会师》(油画)
材料图片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任选两幅图片,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鹤山市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8 . 根据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何题。
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927打土豪分田地
1937平型关大捷
1940百团大战
1942《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 2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
194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取得胜利
1947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苏联联合东欧国家建立经互会
1950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1西藏和平解放
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6三大改造完成
请阅读上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
9 . 某班同学对于广西各地的“红色资源”开展项目式学习,以下是收集到的部分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项目一【桂林·湘江战役纪念碑】
公元一九三四年冬,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央红军挥师长征。连破国民党三道封锁线后,由湘入桂,在湘江上游之兴安、灌阳、全州县境域,与国民党三十万军队鏖战七昼夜。红军将士以寡敌众,力挽狂澜,气吞山河,前仆后继,英勇突破国民党在湘江之第四道封锁线。……突破湘江后,中央红军经龙胜、通道挺进贵州。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碑志》
项目二【左右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实践……为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经验,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摘编自《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西南边疆唯一的根据地》

项目三【南宁·南宁战工团】

在抗战时期初期,……党组织指导党员团结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通过办刊物、写文章、演剧、演讲、歌咏等形式宣传抗日救亡,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发动下,南宁青年的抗日情绪空前高涨,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群众运动。

-《南宁党史网》

(1)根据项目一的材料,指出湘江战役的主要作战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场战役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
(2)根据项目二的材料,概括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3)根据项目三的材料,概括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南宁宣传抗日救亡的举措及成效。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另外列举一例广西相关的红色资源。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梳理线索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线索图中的空白处应是(     

A.遵义会议召开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C.打开革命新局面D.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中考终极模拟卷历史(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