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94 道试题
1 .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艰苦创业。阅读 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7月中共一大时,党员50余人;1922年7月二大时,党员195人;1923年6月三大时,党员432人。

——王他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料汇编》

材料二 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材料三   目录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公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9课   对外开放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附录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下)

——摘自八下部编版历史教材目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21年到1924年中共党员人数有何变化?出席中共一大的湖南代表是谁?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点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综上,分析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原因。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编写历史年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下列年表,回答问题。

表1:活动年表(部分)

时间活动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
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      ②     会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      ③      ;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请将表1中①②③处内容补充完整。

表2:成就年表(部分)

时间活动
194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山东舰”交接入列

(2)表2是哪一领域成就的年表?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弹一星”对中国国家安全的意义。
(3)依据上述年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防近(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一)
3 . 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对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深入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D.蒋介石阶级立场的改变
昨日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
4 .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红色精神,成为党和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请以“延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为主题,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任务一:探寻革命精神】

1921年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1)将大事记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从中任选一个史实,仿照示例,进行说明。(示例除外)
示例:史实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任务二:弘扬改革精神】

图1 中欧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图2 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与图2反映内容的关系。
【任务三:学习模范精神】

                                                               

(3)图3人物被誉为什么称号?图4人物一生从事哪一项科技研究?
(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哪些优秀精神品质?(写出两点即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亲身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民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民就没有革命”这对莫斯科来说绝对是异端邪说,但毛泽东却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摘自斯塔夫里·向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从中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据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改变革命策略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意义。
6 . 坚持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人拼搏奋斗的雄厚底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初,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与俄国一样,无产阶级要实行大罢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由此,共产党人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但这时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暴动都先后失败了,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要在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

——摘编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一个获得独立解放的新生政权,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恢复国民经济并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这对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重大实践难题。——摘编自《从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时代历程》

材料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时代所需、发展所急、大势所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新华社北京2024年4月8日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的变化。
(2)对比材料二中两幅地图,指出近代中国根据地建设的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一简要说明其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破解当时经济方面“重大实践难题”进行的成功探索。
(4)结合材料四,请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不得照抄材料)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五四学制)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7 . 学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探寻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一同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在一个政党、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总会发生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成为这个政党、国家、民族的集体记忆。对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些重大事件、集体记忆,就是百年党史这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的点睛之处和关键历史节点。

——摘编自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1)材料一中的图反映了“百年党史足迹”中几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请将①②③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并任选一个节点加以简介。(要求:必须包含时间、内容和意义)

材料二

①照片②纪念馆③专著

北伐誓师大会

古田会议纪念馆

《论持久战》

续表

④文物⑤歌曲⑥诗歌

三大战役电报手稿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2)请你将上述史料进行分类整理(填写序号),并概括民主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历史任务。
主题一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史料:
主题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史料:
主题三人民解放战争
史料: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历史任务:

材料三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赋予其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在一百多年的奋斗中,我们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摘编自高翔《赓续民族精神的伟大时代》(《人民日报》2023年2月17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材料三中任选一种精神,结合相关史实阐释其历史内涵。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九年级中考历史押题测试卷一
8 . 写出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三次会师。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大安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辽宁·专题练习
9 . 回望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珍贵档案·承载红色记忆】
                   档案一            档案二
     代表大会定于(1921年)六月二十日召开,可是来自北京、汉口……的代表,直到七月二十三日才到达上海。于是代表大会开幕了。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
     若是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他还是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以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

(1)档案一中的会议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档案二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哪一革命道路?

【烽火家书·彰显爱国情怀】

家书一     左权致母亲(1937年)家书二          黄继光致母亲(1952年)
        山西的民众,整个华北的民众对我军极表好感,他们都喊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

                                 ——《百年革命家书》

             


        


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过着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
                                             ——《百年革命家书》








(2)写出与家书一相关的战争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家书二所述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经典照片·记录峥嵘岁月】

(3)从图1、图2中任选其一、介绍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要求:写出事件名称及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累了哪些成功经验。(答出一点即可)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押辽宁卷第18题 材料综合题——中国近现代史(偏党史、社会主义建设)-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10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由于当时中国制度落后和政府腐败无能,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摘自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材料二   中国的民主革命时间很长,道路很曲折,牺牲很重大。中国的农民阶级一直是活跃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革命主力军……在中国无产阶级自觉地登上历史舞台之前,民族资产阶级曾经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至于中国的无产阶级,它身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它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有远大的目光,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必然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是通过中国共产党实现的……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打开了新局面。

——摘编自戴逸《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举一例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说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2)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回答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主力军、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领导者?”根据材料概括“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必然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湘籍历史人物利用独具特色的方法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给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什么启示?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立信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