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2 道试题
1 . 编写历史年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下列年表,回答问题。

表1:活动年表(部分)

时间活动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
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      ②     会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      ③      ;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请将表1中①②③处内容补充完整。

表2:成就年表(部分)

时间活动
194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山东舰”交接入列

(2)表2是哪一领域成就的年表?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弹一星”对中国国家安全的意义。
(3)依据上述年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防近(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一)
2 . 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地应用于中国”。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B.“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开展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D.“发展才是硬道理”论断的提出
3 .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红色精神,成为党和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请以“延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为主题,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任务一:探寻革命精神】

1921年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1)将大事记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从中任选一个史实,仿照示例,进行说明。(示例除外)
示例:史实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任务二:弘扬改革精神】

图1 中欧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图2 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与图2反映内容的关系。
【任务三:学习模范精神】

                                                               

(3)图3人物被誉为什么称号?图4人物一生从事哪一项科技研究?
(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哪些优秀精神品质?(写出两点即可)
4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由于当时中国制度落后和政府腐败无能,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摘自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材料二   中国的民主革命时间很长,道路很曲折,牺牲很重大。中国的农民阶级一直是活跃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革命主力军……在中国无产阶级自觉地登上历史舞台之前,民族资产阶级曾经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至于中国的无产阶级,它身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它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有远大的目光,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必然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是通过中国共产党实现的……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打开了新局面。

——摘编自戴逸《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举一例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说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2)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回答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主力军、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领导者?”根据材料概括“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必然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湘籍历史人物利用独具特色的方法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给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什么启示?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立信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三农”问题是关系民生的根本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1927年7月中旬,武汉国民党领袖汪精卫等,发出了“和平分共”的命令。中共中央报之以反抗措施,国共两党自1924年以来的合作局面,历经种种危机之后,至此画上了句号。“革命动力只是工农”,理论上是以占全国人口90%以上的工人、农民等劳苦大众为依靠的。但实际上,这一方针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中共与国民党关系破裂后只能从事地下工作,在城市及工矿企业中的活动受到极大限制。……被迫将全部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二   某敌后抗日根据地农村社会各阶层土地占比状况

地主

富农

贫农

中农

1937年

16.42%

21.92%

17.92%

41.69%

1942年

10.17%

10.17%

19.37%

49.14%

材料三

1950年冬季开始,一场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有领导、有步骤、分阶段地展开了。土改后,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摘编自《新中国峥嵘岁月: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
和毛主席报喜

材料四   新时期以来,中共中央不断探索农村土地政策的改革。1978年底,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1982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2003年3月《农村土地承包法》施行,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步入法制化的轨道。201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八七会议确定了哪一方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的原因。指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材料二表格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并指出该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推行的土地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文字中的“土地改革运动”是在哪一法律文献指导下进行的?根据材料三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改后,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的主要表现。指出农业合作化运动经历的主要阶段。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土地改革的特点。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九年级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抛弃守旧观念,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在这一思想主张的影响下,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当权统治集团开始把西方科技与新式工业引入中国。

材料二:以严复为首的早期维新派人士逐步意识到振兴工商业是国家富强之道,乃立国之本。郑观应提出同列强要“决胜于商战”,马建忠认为“民富,商务为首”,康有为也主张通过发展商业,促进民富,进而推动国强。实业家张謇主张“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写出体现材料中强国思想主张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究竟该走向何处?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从近代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的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红色政权建设的实践中明确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方向。毛泽东等人认识到坚持革命武装以及军队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与此同时,许多根据地都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仅以井冈山根据地为例,1930年前后,解决了50多个区、500多个乡的土地问题,约有60多万人得到了土地。20世纪30年代以来,红色政权建设比以前更加有条不紊,内容更加全面,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毛泽东主张的革命道路及其形成的背景。
(3)综上,概括影响思想主张提出的主要因素。
昨日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7 . 军队和国防建设是国家和民族安全的基石。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从东南沿海一直打到天津、北京,清王朝统治者“重陆轻海”“弓马定天下”的理念被彻底粉碎,晚清军事变革真正启动。……此后,晚清国防和军队建设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在陆军火器化、建立近代海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革新军事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特别是海防建设,代表了洋务运动期间军事变革的最高成就。

材料二   建军初期,南昌起义部队实行了政治指导员制度,……1927年9月,毛泽东对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进行了“三湾改编”,正式建立了党代表制度。……井冈山会师后, 党代表制度在全军推行。1928年中共六大前后,中共中央 多次指示红军仿效苏联,废除党代表制度,改为政治委员制 度。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肯定了党对军队的绝 对领导原则。1930年10月,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工农红 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 政治上之唯一领导”。

——摘编自王建强《红军由党代表制度到政治委员制 度的变化》

       

材料三

材料四   在推进强国强军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党对人 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 苹纳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总盘子.把军事创新体系 纳入国家创新体系,把我军人才工作纳入党和国家 人才工作大盘子,把依法治军纳入全面依法治国总盘子,都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卓越创造。

——摘编自《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航新征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期间“军事变革”启动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在“建立近代海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方面的具体成就。
(2)简述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建军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图A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战士发扬了怎样的抗美援朝精神?图B中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哪一年爆炸成功?简述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的重要意义。
(4)材料四图中“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强国 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怎样的新格局?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军队与国防建设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蒲城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民族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民主革命道路探索】

材料一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
(1)依据材料一图B,指出中国民主革命出现何种局面?图C中毛泽东认为该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A人物与图B局势之间的关系。
【民族危机道路选择】

材料二

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统编版八上历史教材》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日)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ABC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图A事件名称。依据图B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选择的抗战路线及其为此做出的努力。依据图C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史上共产党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所做的特殊性贡献。
【经济建设道路发展】

材料三

(3)写出材料三图A成就取得的意义,依据图B指出上海浦东在开放中的特殊地位。图C所示变化得益于国家的哪些措施?

材料四

“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全新概括,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光明日报》


(4)请为材料四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综合上述探究,谈一谈你对民族复兴历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感悟。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近代救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所谓“走西方人的路”“走俄国人的路”,以及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摘编自周新城《关于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辨析》

材料二   下表为毛泽东年谱(部分),列举了他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年代事件简述
20世纪20年代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
1927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世纪30年代1931年在江西瑞金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1935年1月出席遵义会议,被增选为政治局常委
1935年底在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上作重要报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40年代1945年4月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8-10月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表讲话

材料三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虽然经历了严重挫折,但总体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1)将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属于“走西方人的路”的是____________;属于“走自己的路”的是____________。(填写编号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为20世纪30年代补充一件大事并仿照表格样例对其简单描述。
(3)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该时期“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群体中三位杰出代表。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10 . 某班级历史学习小组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分析导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1)完成导图字母处所代指内容:
A:_____B:_____C:_____ D:_____

材料: 中国一百多年近现代史的发展雄辩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在中华民族积弱积贫、任人宰割的时代,不甘沉沦的先进分子开始寻求救国救亡的真理,他们首先把目光投向西方。这一时期各种各样的主义和思潮纷纷登台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建立了新中国,使社会主义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在新中国打下的基础上,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摘编自《人民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七十年的启示》2019-09-11

(2)根据导图,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摸索的两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史实说明你对“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这句话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