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抗战的爆发及日军暴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3 道试题
1 .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一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2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创造了辉煌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红色历程·事】

【红色历程·人】

材料: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红色历程·魂】
歌曲名称歌词节选
《黄河大合唱》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门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1)从图一、图二中任选其一,介绍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要求:标注事件名称,并从时间、影响两个角度作答)
(2)材料反映出中国人民抗战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表格中①处歌曲的名称。两首歌词中体现了哪些抗战精神?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3 . 【抗战家书的记忆】

材料一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抗日英雄的家书内容或恳切、或温情,或牵挂……以下为他们家书的节选:赵一曼:宁儿啊!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左权: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程雄: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胡孟晋:惠,最亲爱的人,请不要依恋,要知道你爱人的走,不是故意的抛弃你,而是为着革命,为着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的啊!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戴安澜: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栖姓,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

(1)请对赵一曼、左权、张自忠、戴安澜这四位历史名人各用一句话介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家书中的抗战精神”,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鹰潭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有同学绘制了如下图所示年代尺。若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入相关事件,依次应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
C.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卢沟桥事变
D.卢沟桥事变、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请写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标志
(2)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3)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白山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呈U字形进程。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 后期(民国时期), 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近代中国这个“沉沦”到“谷底”然后“上升”的过程,就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

材料二   从五四运动开始,由于有新的阶级.新的指导思想.新的政党.人民群众的普遍觉醒这样的上升因素在起作用,终于制止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滑向殖民地的企图,“升”出了一片光明。

(1)请绘制示意图,呈现材料一中“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轨迹”的三个阶段特征及对应的时间。
(2)据材料二,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新的政党”是引领近代中国“上升”的基本要素。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1937年,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事件是(     
A.黄海海战B.威海卫战役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
2024-05-2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一份报纸,题14表节选自1942年该报的改版方案。据此可知,《新华日报》的改版(     
1.要“深入地反映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苦难生活、要求和呼声”。
2.只适合高级知识分子口味的学术性专刊停办。
3.半文半白的新闻体从社论到新闻一律改用白话文写作。
A.提高了新解放区的地位
B.推动了白话文全面普及
C.顺应了抗战形势的需要
D.促成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2024-05-2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一)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历时4个半月,使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该会战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2024-05-24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历慎思同学整理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历史脉络图,其中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①时期:爆发了一场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B.②阶段: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实现了战略转移
C.③阶段:中国共产党指引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前进方向
D.④时期: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2024-05-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庆云镇初级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