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58 道试题
1 . 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材料三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游泳》

材料四   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目的。20世纪初,大生纱厂能盈利的外部因素是什么?后来工厂处境艰难,濒临破产的原因又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3)材料三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指的是我国哪项重要成就?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建设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2024-06-1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永乐第一中学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2 . 近代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海禁大开,欧美诸国大肆来华倾销呢绒等物资,严重打击了南京丝织业、致使机户大批破产、染坊也因之遭到厄运。

——摘编自吕武进《南京地名源》

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又创办采矿业20家,投资额约261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不过721.5万元。

——摘编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

(1)材料一反映了1840年后清朝哪些经济现象?结合当时的国际经济背景,分析导致这些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金陵制造局属于洋务运动创办的哪一类型企业。跟中国传统手工业相比,此类型企业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综上,请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认识。
2024-06-1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4年张謇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1895—1899年张謇对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内地设厂深表忧虑。1895年张謇开始筹建大生纱厂,到1899年正式投产。期间遇到资金和原料等多种问题,经多方筹措得以解决。
20世纪初先后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纺织公司,共有织布机1342台。1917—1921年共获利560多万两(白银),大生集团逐渐成为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综合性大企业。
1925年大生集团由于资不抵债,被迫清资偿债。此后,各厂的经营实权落入江浙财团手中。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1)据材料,指出张謇筹办大生纱厂的历史背景及可能面临的困难。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20世纪初大生纱厂迅速发展的原因。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2024-06-1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临考压轴联考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2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拟定了《商业注册章程》,准许各类商号自由注册,取消前清规定的种种注册费用。商人呈办厂矿企业,“于民生主义。国计前途,大有裨益”的。政府即予以批准,“力为保护”。此举意在(       
A.摒弃旧俗B.平均地权C.发展实业D.统制经济
2024-06-1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教育集团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5 . 1912—1928年的中国被称为“黑暗中孕育光明的时代”。黑暗孕育了光明,而光明却背离黑暗、诅咒黑暗。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国会党争,民众因为军队扩张,互争地盘,内战频仍,的确比清末时期负担加重,而且痛苦程度加剧。

——摘编自张鸣《共和中的帝制》

材料二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此次工业化是一次民营资本集体崛起的盛宴,他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间达到13.4%。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   陈独秀宣称,数百年来这个社会的动荡不宁,主要是中西两种根本性质相反的文化相冲突的结果。民国建立后,热爱共和的人们由于在共和制下备受专制之苦,不能不产生根本解决问题的“最后觉悟”。

——摘编自许纪霖、陈凯达《中国现代化史》

(1)材料一反映这一时期的中国在政治局面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此时的中国处于哪一政府统治时期?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原因。
(3)材料三中陈独秀认为“数百年来这个社会的动荡不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根本解决问题”他发起了哪场运动?运动中哪些内容体现其背离黑暗,追求光明?
(4)结合所学知识,另列举一例这一时期属于“光明”的事件并说明理由(不得与材料已有事件重复)。
(5)自1840年国门洞开后,中国人民一直为“光明”而奋斗,诸多努力的背后共同体现出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024-06-10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两校联考中考二模综合Ⅱ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其中“黄金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发展的刺激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晚清政府重视发展经济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推广
2024-06-1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1)-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是近代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初期民族工业发展所呈现的变化。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     

A.有了长足的发展B.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C.地区分布不均衡D.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024-06-10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多校联考2024年中考三模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99年,一座拥有2万多枚纱锭的近代化纱厂在南通唐家闸建成。张謇根据《周易·系辞下传》所载“天地之大德曰生”,给纱厂取名“大生”,“大生”二字,寄托了张謇的理想。张謇的理想是(       
A.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B.实现国家工业近代化
C.摆脱半殖民地的危机D.实现“实业救国”的目标
2024-06-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希望初级中学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有关的是(     
A.创办湖北织布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C.创办大生纱厂D.创办汉阳铁厂
2024-06-1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白山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他的人生可粗略分为两个阶段:1895年前,主体是学业,苦学传统国学,丰富人文精神,考学20多场次,答理论的卷子,为国家找道路;1895年后,主体是实业,精学新兴西学,履行科学精神,创办数十家企业,答实践的卷子,为家乡辟新路,创造了南通近代辉煌。“他”是(     
A.魏源B.张之洞C.张謇D.詹天佑
2024-06-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