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顿经济秩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作战”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2023-05-24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依靠人民谱写了不懈探索与奋斗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承担起了建设和管理国家的重任。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经济战线上取得了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恢复国民经济的重大胜利。据统计1952与1949年相比我国工农业总值增长77.5%,年均增长21.1%,工农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的产量均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尽管如此,当时的国民经济依然十分落后,尤其是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26.6%,而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35.5%,我国的工业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国,甚至连印度都不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实施》《中国产经》杂志2018年第3期

材料二


——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人民日报》1949-1955年的部分社论

时间标题
1949年9月24日新纪元开始了——记政协代表关于国旗、国都、纪元的讨论
1949年10月1日万岁,新中国!
1950年7月16日土改法带来幸福远景,关中农民无限喜悦
1950年11月6日首都文艺界集会讨论,纷纷签名志愿抗美援朝
1953年11月9日必须大张旗鼓地向农民宣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4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

——摘编自陈月明《使命与主体:<人民日报>社论(1949-2008)的话语呈现》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在成立初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结合史实说明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两个主题,请你任选一个,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两个及以上相关联的史事,围绕主题,加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符合逻辑。)
2023-05-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稳定物价之战       ③土地改革运动          ④抗美援朝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5-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北安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频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怎样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激战”的胜利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历史事件中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是什么?
(4)综合材料二、三,概括回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023-04-2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东北片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图


材料二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领导人是谁?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大事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3)材料三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列举这一事件中涌现出的两位英雄。
(4)材料四中文字部分出自哪部法律文件?请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农民”回到家乡后,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5)请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一个主题。
2023-03-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因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材料二:抗美援朝是一个艰难的、同时又是一个具有伟大战略眼光的重要抉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给美国的干涉主义以有力的打击和严重的警告,为中国争取到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的环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地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以及增强了民族疑力。这场战争的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这场战争的进行和胜利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抗美援朝不仅给予朝鲜人民以有力的战争支援,同时对于保卫新中国的领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事业直接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摘编自赵洪波《论抗美援朝战争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列出“抗美援朝是'一个具有伟大战略眼光的重要抉择?”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

材料三:土地改革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路线,也是它获取农民支持的基本手段。建国以前的土地改革,被作为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现在,民主革命大致结束,新区土地改革的推行,已经不仅为了最后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而且被当作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必要环节。刘少奇说:“只有农业生产能够大发展,新中国的工业化能够实现,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提高,并在最后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农民的穷困问题才能最后解决"。这是中共在指导思想方面的变化。

——摘编自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3)据材料三,指出土地改革解决的实质问题。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2023-03-1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全国国营厂矿职工的直接工资数据显示,1952年比1949年年平均工资增加37%左右。同 期,全国农村消费品购买力也显著增加。1952年的城乡经济状况反映出(     
A.土地改革取得显著效果B.国民经济状况恢复良好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效果突出
2023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8 .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国土,年轻的共和国又面临着帝国主义的颠覆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破坏。中国共产党采取一系列积极稳健的政策、措施,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斗争。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给国内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党和国家做出了哪些努力?(请列举两例)
(2)我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地恢复和发展了起来。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2023-01-31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01 近代中国外交史上的百年屈辱-中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9 . 《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风向标。下列社论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是(     
A.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B.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C.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D.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2022-12-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村换新颜】

材料一   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细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来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这一制度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二   敬爱的毛主席: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劳动,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归自己所得……土改前我们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了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栓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2)根据上述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法律做保障】

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材料三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政权得巩固】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政权,人民政府对内、对外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