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顿经济秩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据统计,到1952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27.2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较历史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国家财政收入为183.7亿元,支出为176亿元。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49年增长60%-120%,农民的收入也增长30%以上,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这一状况得益于(       
A.抗美援朝胜利B.一五计划完成C.三大改造开展D.国民经济调整
2022-05-1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新中国政权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土地改革B.抗美援朝C.镇压反革命D.整顿经济秩序
3 . 1951年《时代》周刊上登载:“在统治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将近两年以来,共产党的经济成就何在?他们最大的成功是制止了通货膨胀,至少暂时是做到了。”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美国敌视中国,此报道无史料价值B.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取得了成就
C.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面是195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及农民缴纳税收情况表。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时间(年)粮食产量(亿斤)农民缴纳税收占国家财政预算收入的比例
1950264629.4%
1951287618.17%
1952327116%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B.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D.有助于国家工业化建设
2021-09-19更新 | 1489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年河南省禹州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5 . 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经济基础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
C.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D.没收官僚资本和建立国营经济
2021-09-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49年4月25日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规定,凡属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大官僚分子所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电话、电报等,均由人民政府接管。此举(       
A.有助于公有制的建立B.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造
C.改造了民族资产阶级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姜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牛、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据材料二,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是如何从两个方面去消灭地主阶级的?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中国人民的斗争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2021-07-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全国国营厂矿的职工的直接工资数据显示,1952年比1949年年平均工资增加37%左右。同期,全国农村消费品购买力也显著增加,由此可知,1952年的城乡经济状况反映了(     
A.土地改革取得显著效果B.国民经济恢复状况良好
C.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初显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效果突出
2021-05-2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49年的中国通货膨胀完全失控,洪水影响了30%-40%的耕地,工业产量和食品产量分别骤减到战前最高点的56%和70%-75%。这决定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应该是
A.社会主义改造B.“五年计划”C.恢复国民经济D.“大跃进”
10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面临危机】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稳定政权】

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工业发展】

材料三   “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投资总额65亿元,1953开始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国家载重汽车,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10月15日正式移交生产,每年生产3万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哪一年,该计划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社会改造】

材料四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4)材料四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什么事件来完成的?对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