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顿经济秩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2018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改革开放40周年。初二③班同学为了纪念建国后党引领新中国的奋斗历程,他们分成三个小组对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三个阶段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加入他们的学习活动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感知历史】 第一小组(1949—1956年):

材料一   在过去的28年的长时期中,“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件,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但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毛泽东在庆祝中共成立28周年的讲话


(1)指出材料一中“我们的事情还很多”,回顾下新中国在这几年为巩固新政权经济采取了什么措施?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49-1956年新中国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已被国际社会广为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将在新时代,新的背景下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2)新中国初期在外交上奉行什么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我国政府在同哪国代表谈判中,首次系统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三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一系列成功的政治性群众运动的基础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据句容县志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句容出现的第一个参军高潮是在1950-1953年,三年中共计有4195名爱国青年应征人伍。


(3)请依据材料三指出句容出现“第一个参军高潮”的原因。
【感受历史】 第二小组(1956—1978年)

材料四   “大跃进”运动在盲目求快、急于求成的思想影响下,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经济计划指标。农业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要求五年、三年甚至一二年达到原定12年实现的粮食产量目标;工业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要求在五年以至三年内提前实现原定的15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


(4)根据材料四归纳中 “大跃进”运动是在什么思想的影响下出现的?结合所学习历史 知识回答“大跃进”运动造成了1959—1961年什么后果?
(5)感受一下历史,分析“大跃进”运动虽然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什么规律?
【感悟历史】 第三小组(1978—2018年)

材料五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生产产量、均粮、均收入等统计表》



(6)从上表中看出,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9年出现了什么现象?你认为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六   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摘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建国以来以什么事件为典型代表的左倾错误?据材料二概括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点作出了怎样的转移?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党还决定实行什么决策?
(8)通过以上三小组探究后,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有了进一步感悟。请你简要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2 . 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
2018-07-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桐城市黄岗初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科学制定与创造性实施规划,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深刻认识社会形势是科学制定规划的前提条件。概括下列材料中对社会形势的认识。结合史实,分析导致这一认识出现的客观原因。

中国仍然可能发生内战,将中国拖回到痛苦重重的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去……这(第二个前途)就是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论联合政府的报告》(1945年4月)

(2)依据形势确定任务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下列材料中确定的主要任务,并归纳完成该任务的策略。结合史实,写出当时的客观形势。

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9月)

(3)制定完成任务的主要措施是规划的主体部分。概括下列材料中“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结合史实,指出完成“总任务”的重大举措。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和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8月)

(4)依据规划正确施策是完成规划的重要保证。归纳下列统计表反映的经济总特征。结合史实,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
1978年3588301042371397
1990年1740014300238517662
年增长率8.7%8.4%12%6.1%

—据《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相关内容编制(单位:亿元)

4 . 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是(       
A.中共中央决策进军西藏
B.开展大规模敌后抗日
C.人民政府对投机商展开一场“米棉之战”
D.解放重庆
2018-06-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国民经济的恢复”三者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A.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B.祖国大陆获得了全部解放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D.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018-06-1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安陆市2017——2018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调考
6 .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恢复国民经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
C.统一财经,实现国家收支平衡
D.开放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018-05-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武冈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官僚资本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还垄断全国金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措施是
A.限制官僚资本
B.打击投机倒把
C.没收官僚资本
D.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
2018-04-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毛泽东高度评价某一历史事件,说它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这一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和平解放西藏
C.稳定物价之战
D.抗美援朝
2018-04-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采取的经济方面的措施
A.镇压反革命
B.稳定物价之战
C.追歼残敌
D.抗美援朝

10 . “三反”运动的内容。

2018-04-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