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探究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工业从弱到强、从学习到推广。今天,中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让我们通过几个历史镜头一起来探讨中国的工业发展之路:

镜头一 为了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我们必须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使重工业生产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占显著的优势。

镜头二   1958年5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建议把1958年钢产量提高到850万吨。6月,冶金部根据各大区的钢铁规划提出了钢铁“跃进”计划并报告了中央,提出1959年全国钢产量可以超过3000万吨,1962年可以达到8000万吨,甚至9000万吨。最后毛泽东下了决心,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

镜头三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1)从上述三个镜头中任选两个,分别概括其在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历程中扮演的角色。
(2)在你概括出的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历程中,你认为哪一阶段的发展更值得今天反思和借鉴?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
2020-04-13更新 | 6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一轮复习月考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所给予的实际教训中,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直接原因。……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

——据《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开幕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直接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传播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照抄照搬”俄国经验的史实。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3)请为上述两个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024-03-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2022年安徽中考信息交流试卷(四)历史试题
2022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线索时间轴


   
请回答:
(1)中国的“一五”计划借鉴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举一例“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吸取苏联教训,变革这种僵化模式的?
(2)对比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启示。
2022-07-05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6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簿……决定把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作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材料二: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都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材料三: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思想之光照亮脱贫征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实行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
(2)分析材料二我们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感悟。
2023-05-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促进经济的发展都做过有益的探索。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彼此间也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宝贵经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后,中国开始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经济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罗斯福是在什么背景下所作的这场演说?罗斯福为了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依靠这种“新应用”的特点是什么?依靠这种“新应用”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试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回答)

(4)他们的改革对我们国家当今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2017-12-1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崇仁县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
(4)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
(5)“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
(6)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材料反映的事件对于今天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2019-07-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