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与世界年代尺(部分)

   

参照“示例”,任选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三个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
观点:中国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了贡献
选择的史实: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二十大倡导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论述: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筹建和成立亚投行,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2年,中共二十大组倡导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2023-06-29更新 | 736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一)-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2 .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一代代人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绘制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李老师以“时代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解读历史文献——倾听时代呼声】
(1)思想引领时代发出革命的呼声。下面两则文献材料反映的思想分别发出了怎样的时代呼声?这些时代呼声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地狱里,教皇尼古拉三世像根木桩,倒插在岩石的夹缝中,双脚燃烧着火焰。但丁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到的惩罚是公正的。因为你的贪婪使世风日下,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摘编自《神曲》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任务二【走近历史场景——见证时代变化】
(2)革命揭开时代变化的恢宏序章。下面图片场景反映的两场革命分别带来了怎样的时代变化?
                                                
图一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                                          图二 五四运动(绘画)
任务三【阐述历史史事--谱写时代华章】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时代洪流中一路披荆斩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开创了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请你从下面的史事中任选三例,以“开创时代伟业·谱写时代华章”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中共一大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新中国成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3-06-23更新 | 90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3 .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但人类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却具有特殊性、多样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方现代化】

材料一   西方的现代化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和思想力量下促成的社会发展进程。


——整理自蓝志勇《中西方现代化历程的比较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轴中任选两个历史事实,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1949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

时期

概况

1949—1978中国式现代化的工业化建设之路,虽然发展道路曲折,但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1978—199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改革开放之路,不断探索适合我国人民的富裕之路。
1992年至今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后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重点转向共同富裕,以扎实推进从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摘编自张洪为《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49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特点。
2023-06-15更新 | 40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老照片折射着历史,下面这幅老照片中人们在疯抢刊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报纸。图中的现象说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策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B.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国家大事日益关心
C.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报纸不出售,而是散发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重要的大会
2023-05-14更新 | 611次组卷 | 7卷引用: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串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探寻红色文化。

材料一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合作实现
1927年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34-1936年红军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平型关大捷
1940年百团大战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重庆谈判
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覆灭
(1)在材料一中找出“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
(2)选择材料一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加以简要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材料二

英模人物英模事迹精神谱系
杨根思1950年11月29日,在坚中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率领三排打退美军八次进攻,
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用生命和鲜血
践行了“人在阵地在”的铮铮誓言。
邓稼先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7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1958年,他接受研制中国
第一颗②的任务。在缺乏资料,外国的研究成果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和许多科学家同心协力,在
十分图难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1964年取得成功。
“两弹一星”精神
1960年春,他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在重重困难面前,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铁人”精神
(3)读材料二英模故事,将表格补充完整,并提炼出这些英模人物身上共同的精神品质。

材料三


图一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图二青藏铁路


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图四东方红一号


图五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图六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

(4)将材料三中的图片放入下面相应的发展历史时期(只写图片编号,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成就:
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成就:
2022-09-17更新 | 533次组卷 | 9卷引用: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一)-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人多因公务出国。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周边国家扩大到世界各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B.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2022-06-16更新 | 1219次组卷 | 14卷引用:热搜题 八年级下册(部编)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准备设计一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展览活动,梳理出部分重大历史事实。


根据材料任选一个历史事实,拟定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相应的历史事实(材料以外)并运用这两个历史事实对该主题进行说明,(要求:明确写出选择和补充的历史事实,主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6-15更新 | 838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许多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开拓进取、实干兴邦的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由材料可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伟大意义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B.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2-05-08更新 | 734次组卷 | 14卷引用:热搜题 八年级下册(部编)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9 .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如图是小张同学设计的年代尺,从中判断他探究的课题是(       
A.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进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2022-03-22更新 | 834次组卷 | 6卷引用:(八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后案)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材料二



图三   19世纪中期的欧洲城市

材料三   设立雄安新区,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坚持“高点定位”,坚持新发展理念。

在规划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着力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

在城市风貌方面,避免千城一面,做好建筑风貌指引,不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城市空间格局突出礼序乐和,秩序规整而灵动自然。建筑设计坚持古今融合,展示多元包容、传承文化、面向未来的创新风尚。

——摘编自杨保军《雄安规划是一次规划本源的回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英国和中国的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各自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城市的交通和照明进行改造。
(3)借鉴材料三,请你为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2021-07-30更新 | 42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