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6 道试题
1 .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社会存在支配主观意识。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惟庚子(1900)失败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加之八国联军之破北京……则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摘编自《孙中山自述》)
材料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予辈所属的政治派别。据材料甲,概况庚子前后人们对“予辈”的态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

实践过程引导理论形成。   

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夺的半殖民地……六,也就会明白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摘编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乙


(2)据材料乙,归纳完成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需具备的要素。结合材料乙与所学知识,指出得出这一认识的根本原因。

历史探索发现科学规律。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从一切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摘编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丙


(3)据材料丙,概况影响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要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同年党和国家在工作中心和决策上进行的重大调整。
2023-04-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奋进中,有过三次重要转折: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革命斗争阶段,遵义会议是其中标志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应对反“围剿”失败、长征前期损失惨重的变局,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真正“成年”,开始独立自主地谋划中国革命的大局;二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其中标志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应对前期艰辛探索的经验教训、回应全国人民对“拨乱反正”的迫切愿望,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科学系统地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三是在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十九大是其中标志性的转折,大会宣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科学判断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随后,我们党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判断,科学判断国内和国际形势,是新时代科学谋划大局、有力开拓新局的逻辑起点。


(1)根据材料指出百年党史中的三次标志性转折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三次转折性事件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分析三次转折性事件的共同点是什么?
2023-04-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承德地区中考模拟(12)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1949年、1978年分别出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1978年以后党的工作重心是(     
A.特区建设B.城市管理C.阶级斗争D.经济建设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会议内容
1978              作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1982中共十二大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1987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                体制
1997中共十五大                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材料一是某学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主旨内容”研究性学习成果表,请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二


          
图一: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图二:一夜崛起之城——深圳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1978年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中深圳“一夜崛起”的政策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道路”的名称。概括材料三中“中国精神”的内涵。
2022-12-1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现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不断追求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它的前途命运,在这以前和这以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划时代的变化,集中起来就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除了台湾和香港、澳门以外),开始为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材料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43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是哪一年成立的?并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的社会结构与前途命运发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在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你觉得它的精髓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义了怎样的奋斗目标?哪一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指南?
(4)综合上述材料,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自己的力量?
2022-10-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大直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发展成就表(部分)

时间重大成就
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生产出来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团队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2015年获诺贝尔奖)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入太空
2017年歼-20隐形战斗机亮相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
2020年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成功

材料二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5%,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们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奈的主心骨;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是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摘编自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归纳建国以来我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2)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和“伟大革命”。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建国七十余年来我国取得长足进步的原因。
2022-10-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望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实现了国富民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观察下表,指出1952-1957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项目19521957
钢(万吨)135535
煤炭(万吨)660013100
棉纺物(亿米)38.350.5
谷物(万吨)1639219505

——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2)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方面实现的“伟大转折”指的是什么?
(3)现代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共和国领土与主权的“钢铁长城”。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966年组建的哪一支部队成为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2022-10-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回首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光辉历程,党的一个又一个重要会议,作为奋斗的证言,作为信仰的烙印,作为前进的里程碑,铺就了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未来的路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迎春花绽放的三月,中国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间。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5日电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作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材料三: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材料一中所说的“全国两会”是指哪两个会议?两个会议的第一届召开的时间分别是哪一年?
(2)材料二中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哪一年召开?会上确定了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并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3)材料三的这个文件是在哪一次大会上通过?结合材料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哪里?
2022-09-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横州市百合镇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继承了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同时又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思想,其新思想主要表现在(     
A.科学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C.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形成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0 . 下表所示为我国1978年、2018年国民经济发展数据,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人均国民总收入
19783679亿元381元1.8%200美元
2018919281亿元64644元16%9732美元
A.中国国际地位提升B.改革开放的实施C.实行科教兴国战略D.中国加入WTO
2022-09-1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