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4 道试题
1 .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继承了中华民族“革故鼎新,自强不息,舍身为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理想信念和精神品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百余年来党和人民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人以改造中国、改造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己任,成功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摘编自周建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生成和实践价值》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过去十年,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4.4%。中国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

迄今为止,全球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总和不超过10亿人。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无先例可循,是人类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是安理会常任理事会第一大维和出兵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出资国,已累计派出维和官兵5万余人次中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史事。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实现“现代化的工业”采取的政策或措施。总结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验。
(3)依据材料三,说出中国为世界所做的贡献。谈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的认识。
2024-06-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呈现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进出口总额的统计数据。这反映出我国(     

年份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22年

进出口总额(单位:亿元)

355.0

5560.1

39273.3

418011.6

A.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发展B.逐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C.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就D.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024-06-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天津解放后,北平国民党守军25万人陷入了人民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之中。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任何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进行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傅作义接受了人民解放军提出的条件,于1月21日达成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1月22日,北平守军开始撤出城外听候改编为人民解放军。1月31日,古都北平宣告解放。

(1)据材料一,指出北平和平解放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河北省、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紧紧围绕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创造“雄安质量”、成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汇聚全球顶尖人才,集思广益、深入论证,编制雄安新区规划。

(2)据材料二,说说建立雄安新区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雄安新区建立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说解决发展中遇到问题的一般方法。
2024-06-0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邱县九年级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4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说“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书记的讲话激动人心,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古老的中华民族必将走向复兴。

探究主题一——【辉煌的时期】

材料一 唐朝,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当帝国对外威信蒸蒸日上之际,其内部组织,按照当时的标准看来,也近于至善,是以其自信心也日积月深。

   ——黄仁宇

(1)请用史实说明唐朝的“灿烂光辉”并谈谈你的感受。

探究主题二——【碰撞的世纪】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套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枷锁,像是一块大石投入了晚清社会这潭积水,使之“激荡”起来。中国人民在炮声中逐渐觉醒,开始了早期“探索”。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时间重大事件口号/纲领
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19世纪末戊戌变法“变法图强”
20世纪初辛亥革命▲ ______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完善表格“▲”内容,并指出辛亥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

探究主题三——【勃兴的年代】

材料三   依照学术界的通行理解,五四运动有广、狭之分。狭义的五四运动指 1919年因山东问题而引发的爱国热潮;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指1919年前后长达十余年的新文化运动,其内涵与外延都相当广泛,前后期的变化也明显。正如孙中山所言:“其将来收益伟大且久远”。

——摘编自马勇《重寻近代中国》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上前后期的主要“变化”,并分析说明你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收效伟大且久远”的理解。

探究主题四——【走向复兴的时代】

材料四

1982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时代的命题。
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6万亿元人民币,是1978年的276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187倍。

——据马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及前瞻》整理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两例具体史实,并简述现代化建设产生的影响。
2024-06-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兔共耳”是隋唐莫高窟中的一种特殊图案,由战国时期的三兽纹发展而来(见图一,左为战国三兽纹,右为三兔共耳)。经过魏晋南北朝战争,隋统一后,人口相对退减,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三兔共耳”表达了人民希望多子多福、生生不息的朴素期盼。隋唐以后,该图案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有出现。如图二: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答题卡对应题号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三兔共耳”图案由西方传入中国,最早出现在敦煌。(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C.莫高窟中的“三兔共耳”图案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有关。(       
(2)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兔共耳”图案的传播特点。

材料二   重庆市大渡口区有一座隋唐公园。隋唐公园因园内一块巨大浮雕墙而得名,浮雕内容是唐代阎立本的绘画《职贡图》(如图)。整块浮雕设色淡雅,人物造型奇特,线条流畅自然,描绘的是唐太宗时,婆利国和罗刹国千里迢迢前来朝贡的情景。画中共有二十七人,其中白衣虬髯骑白马的人是罗刹国使者,身后有仆从打着伞执着扇,抬着礼物。左边穿长袍手里托着珊瑚打着伞盖的人是婆利国使者,他的随从也带着各式各样的礼物。

——摘编自《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3)根据材料二,概括重庆隋唐公园浮雕的史料价值。(答出两个要点即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重庆地区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收益的手工业门类。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十年来,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规模投资,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使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重点线路运营、建设进展顺利,一批农业、医疗、减贫等民生项目相继实施,给沿线国家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2023年3月30日《经济日报》

(4)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一带一路”的实施效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我国建设“一带一路”的历史意义。
2024-06-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江津区二中教育集团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观察下侧数据图,其反映出我国(       

①脱贫攻坚取得胜利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6-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7 .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年均增长11.6%,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农村,增速比全国农村高2.3个百分点。这一时期推行的相关举措是(       
A.对外开放B.依法治国C.脱贫攻坚D.科教兴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读懂中国发展,数据最有说服力。如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项目2013年2022年
国内生产总值GDP(人民币)59.3万亿元121万亿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16500元36883元
粮食产量(连续九年稳增产)60194万吨68653万吨
进出口总值(人民币)25.83万亿元41.67万亿元
A.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B.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
C.改革开放政策出实效D.经济体制改革出成效
2024-06-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A)
9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材料二   阅读下表知识信息

19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上海、福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开辟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992年陆续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有何影响?

材料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成就(部分)

项目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8.7亿元,到2023年超126万亿元
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355亿元,到2023年的超41万亿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提高到2023年的3.92万元
贫困人口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到2019年减少到551万人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2024-06-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天津·专题练习
10 . 一百年征途漫漫,一百年功昭日月。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用钢铁般的意志书写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辉煌篇章。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人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促进了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促成国内哪一政党的建立?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后我党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走这条道路的结果如何?
(3)从材料二中图二所反映的事件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当前,走这条道路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4)“学史使人明智”,通过学习上述材料使你部分了解了党的百年发展、奋斗的历史,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或启示?
2024-06-02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1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