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日建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1 道试题
2024九年级下·重庆·专题练习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日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

汉朝日本遣使来修好,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绥”。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日本不断遣使朝贡,从中国引进文字、制度、儒学、工艺、技术等。
隋唐时期日本先后5次派出遣隋使团和19批遣唐使,隋唐的先进文化成为日本学习的目标,唐朝是中日友好往来的黄金岁月。
宋朝贸易以民间贸易为主,运往日本的货物主要是丝织品、瓷器、药材、书籍等,输华的货物为砂金、水银、硫磺、木材、日本刀等。
明清时期明朝实行的“海禁”政策,历经反复后延续到清初。日本德川幕府先后五次颁布锁国令。两国政策相互影响,中日之间的大规模友好交往和贸易合作日趋衰落。

——摘编自陈锦华《中日关系大事辑览》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隋唐时期,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多次派出遣隋使团和遣唐使。
B.明清时期,日本不断遣使朝贡,中日之间的规模友好交往和贸易合作达到顶峰。
C.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2)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日交往的特点。

材料二   

(3)根据材料二的图一和图二、指出两国面临的共同遭遇和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短时间内实现从图二到图三的转变原因。

材料三   习近平强调中方赞赏日本新政府重视保持两国高层沟通,愿同日方加强对话合作,本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精神,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希望双方重温初心,相向而行,共同迎接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开辟两国关系新的发展前景。

——摘自《习近平同日木首相/岸田文雄通电话》(2021年10月9日载《人民日报》)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并对如何开辟两国关系新的发展提出看法。
2024-06-0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重庆专用)
2 . 下图反映了1950——1985年间中国与部分国家的关系变化。图中甲、乙两国分别是(     

A.美国、日本B.苏联、日本C.美国、苏联D.苏联、美国
2024-06-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下列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注权利的提案后,多国代表欢呼庆祝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B.中国的外交事业的发展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24-06-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对中国而言,与日本建交进一步巩固了大国地位,在国际社会上使一个中国原则成为广泛共识,有效地遏制了意图分裂台湾的势力;对日本来说,与中国建交为其提供了广阔市场,也为日本提供了正视反省历史、重新选择出发的机会。这说明,中日建交(     
A.有利于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
B.使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C.受中美建交的影响
D.符合中日两国各自的利益
2024-05-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押题专练04 耶伦访华、美国大选与与中美关系正常化45周年【原创】-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解读与押题专练
5 .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各种关系的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细致的准备,顾维钧充满了自信和责任感,这是他第一次站在国际舞台上,代表拥有四万万民众的中国,阐述自己的见解。他先阐述了山东问题的由来,随后满怀深情地说:“胶州和胶济铁路所在地的山东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块圣地……为中国国防利益而言,中国代表团不能答应任何外国拥有这段生死攸关的地段。”

——摘自邵勇、王海鹏《一本书读懂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顾维钧代表中国人民在此次会议上提出的合理诉求,得到了怎样的回应?它所引发的事件对我国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政府对新中国奉行孤立不承认、“两个中国”和“政经分离”政策,导致从1949年至197223年间,两国政府间并无正式外交关系。尽管如此,两国在民间交往、经贸合作和文化往来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62119日,签订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当年中日贸易额就达到1.37亿美元。1972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19788月,中日两国又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法律上结束了两国间的战争状态。

——摘编自林代昭《中日关系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三   回顾70年峥嵘岁月,新中国外交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一是时代主题上,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关系⋯⋯五是世界方位上,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摘编自郑立樵《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外交演变历程的特点。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变化中得到的认识。
2024-05-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取得伟大的外交成就。下图四幅图片的先后顺序是(       

①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②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发言③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④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
2024-05-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六次模考历史试题
7 . 回看历史进程,肩负历史使命。

材料一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土地改革的任务即将基本完成。当时我国农业还是一家一户个体经营,难以解决水利问题和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和先进的农业机械,无法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分散的个体农民生产率低,在生产、销售、分工等方面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迫切需要。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下

(1)阅读材料,概括到1952年底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简述针对上述情况党和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出现较大起伏,在艰难中仍取得重要进展。在攀枝花、六盘水、十堰等地建起钢铁、煤炭、汽车工业,修建成昆、贵昆、湘黔等重要的铁路干线。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68年建成南京长江大桥,1970年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

——义务教育教材《中国历史地图册》八下

(2)补充一项当时我国外交的成就,综述经济和外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原因。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十二大1982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1987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十四大1992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1997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200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七大2007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八大2012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九大20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过程的认识。
2024-05-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真题
8 . 同学们以“百年中日关系”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1)请将板块一示意图中的①②补充完整。并为示意图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2)板块二中的时间段内中日贸易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该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日关系转变的根本原因。
2024-05-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新中考九年级历史样题二
9 . 图片史料承载着历史信息,记录了历史进程。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完成统一大业B.海峡两岸的交往
C.新中国的外交成就D.国防实力的增强
2024-05-17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咸新区沣东上林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田中角荣认为,如果中、日、美三国形成等边三角形关系的话,远东的和平就能实现。日本与中国建立正常国家关系,比在亚洲建立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更能成为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说明(     
A.中、美、甘三国是世界格局的决策者B.中日建交推动中美邦交正常化
C.北约的势力已经扩展到远东地区D.中日建交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2024-05-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7 俄乌战争升级 聚焦世界大战(讲练)-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