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日建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个时期,中国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而且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创造了前提,打下了基础。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
(2)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出现“突破性大发展”的原因。
(3)请再举出两例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2024-04-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李集中学中考进阶卷(一)历史试题
2 . 搜集历史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B.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
C.中国外交方针的实施D.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024-04-18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以下柱状图反映了1973—1976年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出口成套设备总价值情况。据此可知,我国当时(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B.外交新局面逐渐打开
C.拨乱反正胜利完成D.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
4 . 大国关系影响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向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政府对新中国奉行孤立不承认、“两个中国”和“政经分离”政策,导致从1949年至1972年23年间,两国政府间并无正式外交关系。尽管如此,两国在民间交往、经贸合作和文化往来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62年11月9日,签订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当年中日贸易额就达到1.37亿美元。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1978年8月,中日两国又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法律上结束了两国间的战争状态。

——摘编自林代昭《中日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二

(2)结合时间轴,概括这一时期美苏两国的关系。写出1967年对应的事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特点,被一些观察家形容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而独断全部国际问题。

——摘编自(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美国并没有更能单方面而独断全部国际问题”的原因。

材料四   4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报告称,受俄乌冲突影响,今年的全球贸易增长可能从去年10月预测的4.7%“腰斩”至2.4—3%。鉴于俄乌在欧洲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地位,欧洲可能比世界其他区域经受更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西方对俄祭出的“史上最严厉制裁措施”雪上加霜,导致通胀风暴提前登上欧洲大陆。

——2022年4月17日中国青年报

(4)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世界各国应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2024-04-13更新 | 18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5 . 如表是扎西同学制作的一张学习卡片,他可以选择的名称是(     
★名称:                       
★内容: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民族工作成就显著B.统一大业逐步推进
C.思想文化繁荣发展D.外交工作不断突破
6 . 历史照片真实记录历史,具有极大的文献史料价值。下列历史照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4-10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周恩来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2024-04-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五四学制)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8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正在开展专题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1950年版护照(中俄文对照)

材料二   1975年版护照(中法英文对照)

材料三   1980年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年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出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护照的新变化并说明原因。
(3)请你为这一探究活动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和平外交】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区域外交】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开始了“中国的声音”。


                 周恩来访问印度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全球外交】

材料三   20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外交三件大事相关的图片。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1)结合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所倡导的外交原则和方针分别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并分析能够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
2024-04-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10 . 某学生在笔记中呈现了“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等信息。这名学生正在探究的主题是(     
A.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B.伟大的历史转折
C.外交事业的发展D.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2024-04-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