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欧城市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51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中世纪时期,每个人因为契约不同,所以拥有的权利不同,享有的自由不同。而城市,必须在其中争取到自己的位置。为此,城市(     
A.建立庄园法庭B.实行封君封臣制
C.创办早期大学D.争取获得特许状
2024-05-18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中世纪城市的根本属性是封建性的,因为无论商人们聚集在哪里,他们都要定居在某个人的土地上,必须从国王或公爵,主教那里寻求保护,并取得居住和贸易的许可。该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城市(     
A.萌生了新的经济因素B.获得了自由与自治
C.没有摆脱封建属性D.打击了封建势力
2024-05-17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1-12世纪,伦敦多次参与英格兰王位纷争,先后获得城市管理权和司法权等。132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颁布特许状,将多项特权赋于伦敦。材料体现了这一时期(     
A.庄园土地日渐增多B.国王统治权日益扩大
C.封君封臣制的巩固D.城市自治权不断加强
2024-05-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许昌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安徽·模拟预测
4 . 九年级某班级开展了以“机器改变世界”为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你所在的阅读小组制作了有关“时间机器·钟表”的读书卡,请进一步完善其中信息。
第一章时钟曾是庞然大物
中世纪时,之所以要建成“塔钟”,一方面是因为那时的钟大多以下垂砝码作为动力装置,必须有足够的高度把重锤吊起来;另一方面,又高又大的塔钟作为权威和规则的象征,使得市民们遵从相对一致的生活节奏和内容。
第二章小发条大力量
15世纪时人们发现,发条“由卷到舒”的过程会产生动能,并用发条取代重力锤成为动力源,怀表由此诞生。虽然这种表只能以小时计时,精度很差且价格昂贵,但由于可以作为吊坠佩戴,既美观又时髦,因此受到贵族阶层的追捧。
第三章工业时代的核心技术
工业化生产使钟表变成了日常用品。
18世纪晚期,英国人韦奇伍德首创计时系统来管理工人。一位英国记者报道:“那小小的荷兰机械(钟表)是曼彻斯特的工人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19世纪末美国铁路公司开始使用统一的铁路表——它采用钢质擒纵轮和宝玑游丝……一周误差小于30秒。因此刘易斯芒福德总结道:“当今工业时代的核心技术是钟表,而不是蒸汽机。”
第四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启了“腕表大流行”
由于电报的普及,指挥官可以从远端下达“几点几分开始攻击”的时间指令。但对于士兵来说,急行军时口袋中的怀表随时有丢失的可能。战场需求促成腕表流行。到战争结束时,协约国士兵们几乎人手一只腕表。这场战争也彻底扭转了“只有女士才戴腕表,佩戴腕表等于没有男子气概”的审美观念。
结语:钟表演变的趋势
趋势1:____
趋势2:____

——据范主《时间的战争》等整理

(1)请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读书卡结语部分的填写。
(2)材料中刘易斯芒福德“当今工业时代的核心技术是钟表,而不是蒸汽机”这一说法引发同伴们的争论。你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一下影响钟表演变的因素有哪些。
2024-05-16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安徽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世纪以来的西欧,随着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广,耕地与人口都有较大增长。国王或领主授权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权。它们大多以修道院或教堂为中心。某些宗教节日,如礼拜日或圣徒日,也会成为市场日。随着十字军东征,地中海贸易重新开通,威尼斯、热那亚等许多商埠在东征途中发展起来,但绝大多数城市人口都在千人以下。

——摘编自[比利时]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等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往往在要冲设镇,派遣心腹主持镇务,插手地方政治,兼顾商业经营。两宋之时,既裁旧镇,也建新镇;因诸镇“人烟繁盛”“居民不啻数千家”,镇的主要官员由镇将逐渐变为监镇、巡检、盐检等。监镇负总责,巡检管治安,监酒、监盐等掌税收。熙宁四年(1071年),神宗下诏,“勾画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地图”。

——摘编自于云汉《宋代“镇”的废与置》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镇在宋代的变化,并指出其与西欧中世纪城市相比呈现出的特点。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认识。
2024-05-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县城多校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苏的标志之一是“修建城墙”,一“墙”之隔区分了墙内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并可自由选择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西欧城市“修建城墙”(     
A.为城市自治提供了一定条件B.使封建庄园自然经济得到强化
C.表明封君封臣关系逐渐松弛D.反映封建王权得到了基本保障
2024-05-1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其实“黑暗”中也孕育着“光明和希望”。“光明和希望”是指(     
A.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B.基督教会的繁荣发展
C.庄园制度的形成发展D.城市自治运动的兴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样说是因为中世纪的城市(     
A.具有一定的自治权B.不受基督教会影响
C.完全摆脱国王控制D.在领主土地上建立
2024-05-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九年级历史试卷
9 . 人口的迁移见证了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国古代不同朝代南北方人口比例饼状图

图一:A朝南北方人口比例图二:B朝南北方人口比例图三:C朝南北方人口比例

材料二:从10世纪起,西欧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在欧洲殖民者抵达美洲之后,中美洲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2500万锐减到150万,印加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900万锐减到60万。⋯⋯非洲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奴隶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游居到深山云雾老林。

——《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四:1750年英国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1851年增加到52%,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同时,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1851年,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已有7个,移民人数约1790万人。这时期推动城市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型纺织和钢铁工业,海外贸易和服务业的急速扩张,铁路的延伸等,制造业城镇、港口城镇和休闲城镇层出不穷。英国的近代城市化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处在自由主义时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和组织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摘编自彼得·克拉克《欧洲城镇史》

材料五: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青岛市于2022年5月发布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明确规定:进一步降低人才落户条件,放宽学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落户年龄限制,取消国内外专科以上高校在校生来青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宽技能人才来青落户缴纳社会保险时限要求……

——摘编自青岛政务网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是隋朝、唐朝和南宋三朝的南北人口比例图,但是顺序被打乱了。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中哪一幅图是南宋时期南北人口比例图?整理好顺序后,三幅图的人口分布情况变化可以佐证我国自隋朝到南宋,经济重心区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有哪些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0世纪以来西欧人口移动的主要方向及其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事件揭开“欧洲殖民者抵达美洲”的序幕?材料中非洲人的遭遇与哪一贸易有关?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城市化的原因。材料中“大型纺织和钢铁工业”“铁路的延伸”与哪些机器的发明有关?
(5)根据材料五谈一谈,为什么要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又是如何落实这一计划的?
2024-05-11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估计,中世纪时一个3000人口的城市,每年消耗粮食约1000吨,需耕地4500英亩……公元1100至1300年间,英国有新兴城市140个左右。”“城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人口增多B.大学兴起C.生产进步D.商业发展
2024-05-10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