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5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准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C.德国入侵苏联,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D.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 . 将下列图片反映的战役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模拟考试题(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40年,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北部,作为南进的桥头堡。对此,美国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日本军方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是威胁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摧毁它才能解除南进时侧翼和后方的威胁,在西太平洋地区取得战略主动。由此爆发了(     
A.珍珠港事件B.凡尔登战役C.诺曼底登陆D.莫斯科保卫战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任丘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中考模拟文综试卷-初中历史
4 . 202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5周年,某同学在学习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由此可知,他认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       

A.国家利益B.文化冲突C.宗教矛盾D.种族歧视
昨日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历史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5 . 有学者认为《凡尔赛条约》只是战胜国之间达成的一系列妥协,签订和约后的20年仅仅成为20年休战期,并不能真正维护世界和平。下列史实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凡尔登战役B.德国突袭波兰C.萨拉热窝事件D.十月革命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历史真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战爆发助推了中国日益觉醒的、参与国际化的民族主义。梁士诒、顾维钧等人力主参战,强调参战可以使列强重视中国,促使中国加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且一旦协约国获胜,中国也将以战胜国身份收回战败国德国等在华特权。在他们的推动下,北洋政府于1914~1915年三度向英法表态希望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但未获支持。1916年索姆河战役打响,协约国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英法态度转变,希望中国派遣劳工赴欧洲从事战勤及后方保障工作。为此,梁士诒为北洋政府谋划了一个“以工代兵”的良方:“中国财力兵备,不足以遣兵赴欧,如以工代兵,则中国可省海陆运输饷械之巨额费用。而参战工人,反得列国所给工资,中国政府不费分文,可获战胜后之种种权利。”

——摘编自王平贞、赵俊杰《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

材料二   必须指出的是,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其持久、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历史事实及其巨大价值,影响了二战的总体格局、总体进程。第一,由于在中国战场的巨大消耗使日本难以承受美英等国的制裁,迫使日本考虑占领东南亚以获得丰富的战略物资,从而不得不冒险与美英等国在太平洋地区作战。第二,抗战期间,中国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2/3以上的总兵力,歼敌约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第三,中国抗战使日军在北线被迫放弃介入德苏战争;在南线,使日军无法实现在地中海地区与德、意实现会师的计划;在太平洋战场上,使得美国能够从容贯彻总体上先欧后亚的战略计划。

——以上摘编自庄礼伟《二战史研究不应遮蔽中国抗战》等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目的及方式。
(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巨大价值。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际地位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7 .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①③④②D.②①③④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针对20世纪历史发展,有学者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了探究分析。

【角度一】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最重要的力量格局变化,是一再挑起战争的崛起大国德国被彻底打败,这种沿袭大国争夺与战争的传统转换方式,让世界付出了足够大的代价。因此,我们应汲取的教训是大国争霸必然导致大的冲突和战争。

【角度二】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立形成了冷战,世界陷入分裂与核恐怖的阴影之下,但是冷战以“非战争”的方式结束,这使世界获得了“和平红利”。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开放发展政策,加入国际体系和国际生产分工,经济快速增长,有的按人均收入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大格局。

【角度三】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了独立,先后加入了联合国,并加入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其他国际组织。由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建立起来,让世界进入了一个“有管理的新时代”。由于大国利益与战略上的分歧,特别是,由于美国在大多数国际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往往以国内法抵制国际规则,从而使得国际体系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和不合理,导致所谓的“治理失信”。所以世界需要走出“大国治理”的定式,构建广泛参与的新体系。

(1)据材料概括该学者探究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计算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相隔多少年。
(2)从上述三个角度中,选择你认同的观点,结合材料中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对所选择的观点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史实最少选取2个)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爆发后,美国虽然宣布中立,但同时又以“不偏不倚”的调停人形象出现在欧洲政治舞台上,企图利用矛盾,控制局势,从中渔利,为控制欧洲创造条件。调停失败后,美国便毫不犹豫地站在协约国一边参战了。关于参战的目的,威尔逊智囊团的重要人物沃尔特·李普曼一语道破了天机。他说“美国参战并不是由于德国潜艇击沉了美国商船,也不是为了拯救民主”,而是为了“美国的安全”,“美国的安全在于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建立霸权”。

材料二   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一方面实行中立,隔岸观火,另一方面却又利用国际局势的急剧动荡,因势乘便,向欧洲扩张势力。从1936年起美国企图在不承担义务的前提下,充当欧洲的仲裁者,实现由美国扮演主角的欧洲危机的总解决,在此基础上,改组国联,控制国联,达到支配世界的目的。这一努力虽以失败告终,但它充分反映了美国“中立”中的非中立性质。大战爆发后,美国加快了介入欧洲事务的步伐。及至珍珠港事变,美国开始直接参与这场世界大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郭梅花《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及冷战后的北约“新战略”》

(1)上述材料叙述的是美国介入了哪一地区的事务?
(2)据材料一、二,归纳美国介入该地区事务时相同的作法。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上述作法的共同目的。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华盛顿会议虽然暂时遏制了日本在亚太扩张的步伐,但是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列强的矛盾,也没能清除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由于日本在华盛顿会议上受到压制,更加深了它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首先是同美国之间的矛盾,从而引起了日本对美国的仇恨。下列史实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B.1914年,日本侵占我国青岛
C.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D.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