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慕尼黑阴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从下表中我们能够得到的认识是(     
会议名称     主要内容或影响
巴黎和会1919年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给日本
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使中国回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慕尼黑会议1938年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强行割给德国
A.帝国主义国家总是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满足本国的利益B.恐怖主义给世界带来了严重危害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2 . 把“绥靖政策”推到顶峰的是
A.美国的“中立政策”B.英法实行“不干涉政策”
C.德国吞并奥地利D.慕尼黑阴谋
2021-12-0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江县育英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战争犹如一场瘟疫,带给人们苦难和伤痛。战争的浩劫也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种子”,这个“种子”就是处置德国的《凡尔赛条约》。而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又为这个“种子”的萌芽提供了生长条件。为转嫁本国危机,德、意、日三国走上国民经济军事化道路,政治上日益法西斯化,并通过武力争夺英、法、美等国的势力范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大国,通过放弃部分既得利益,牺牲一些弱小国家,以求得与法西斯国家达成妥协,并力图把这一祸水引向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前,苏联为争取集体安全,防止大战做出了努力,中国等一些其他被侵略的国家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人民反对战争的呼声较高……但这些力量并没有及时团结起来,从而失去了避免世界大战的机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大光《细解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因》

材料二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以摧枯拉朽之势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这场战争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这场战争持续6年,涉及大约1亿人口,超过6000万人丧生。

——摘自杰弗里·瓦夫罗《地图上的世界简史》

材料三   1939年,情报显示德国正加紧研制原子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积极推动美国原子弹研制。曼哈顿计划启动后,爱因斯坦时常提供一些帮助,1945年,他对原子弹的使用表示了巨大担忧。《时代》和《闻周刊》却将“原子之父”和“始作俑者”送给了爱因斯坦,他看后喟叹:“要是我知道德国人不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我一点力都不会出!”1955年,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提出:“科学家应该集中起来议论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战争带来的危害。我们在这个场合,不是作为哪一个民族的成员出现,而是作为人类的一员出现。”

——摘编自(美)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以德、日两国的行径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
(3)根据材料三,指出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反思。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面对争端和战争人类应该获得的启示。
4 . 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曾多次上演“强权即是公理”的不公正一幕。下列会议曾上演“这一幕”的是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慕尼黑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1-02-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38年10月5日,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演说:“我们未经战争就遭受了一次可耻的失败……其后果只会刺激对方更为凶狠的野心。”丘吉尔的演说针对的是(       
A.华盛顿体系的建立B.卢沟桥事变的发生
C.慕尼黑协定的签署D.珍珠港事件的爆发
2021-01-1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曾多次上演“强权即是公理”的不公正一幕。下列会议曾上演“这一幕”的是
①1919年巴黎和会②1938年慕尼黑会议
③1945年雅尔塔会议④1955年亚非会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不能成立的是
史实结论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后和平的体系
B广田弘毅上台组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D华盛顿会议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A.AB.BC.CD.D
2020-01-14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卷03-2021年《三步冲刺中考·历史》之第3步中考热身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 的挑战。”下列事件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
A.雅尔塔会议B.慕尼黑会议C.《波茨坦公告》的发表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9 . 中国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民,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世界史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2019-07-12更新 | 398次组卷 | 45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宁远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年2月3日,美、英、苏三巨头聚在一个名叫雅尔塔的小镇进行秘密谈判。会谈的目的是美、英双方希望苏联尽早落实对日宣战的时间,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及中国的主权。罗斯福为了尽快让苏联出兵以减轻美军的伤亡,对于斯大林的要求并未加以拒绝,只是认为涉及外蒙古、大连商港和旅顺军港以及中长铁路的相关协议需要征求蒋介石的同意,而斯大林则建议此事应由罗斯福向蒋介石通告,并保证获得其同意。然而三方在会谈后发表的公告中,却对这些内容只字未提。
       6月10日,美国大使奉总统的命令,向蒋介石当面报告有关雅尔塔会议中苏方提出的参战条件……这下子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斯大林对中国充满野心他是预料到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总统居然为了本国的利益,真的会牺牲他国的权益。至于谈判的最终结果,斯大林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郑会欣《“忍气吞声,负重致远”:从蒋介石日记看他对雅尔塔协议的态度》
材料三     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使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美)罗伯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受害者是哪一政策导致的?推行这一政策、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国家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雅尔塔进行的秘密谈判是大国之间的政治交易,请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这场交易中,美苏各自的诉求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什么?美苏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叫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当时大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是什么?回顾历史,面向未来,你认为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该承担怎样的历史责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