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慕尼黑阴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从下表中我们能够得到的认识是(     
会议名称     主要内容或影响
巴黎和会1919年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给日本
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使中国回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慕尼黑会议1938年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强行割给德国
A.帝国主义国家总是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满足本国的利益B.恐怖主义给世界带来了严重危害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德国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就是突破凡尔赛体系束缚,获取所谓“生存空间”。希特勒利用民众复仇心理,煽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使德国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重新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未受到英法任何实质性制裁。一次次政治和军事冒险的成功使希特勒威望大增,也助长了其侵略野心。纳粹德国之所以能一步步突破国际秩序束缚,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很大程度上是英法姑息养奸的绥靖政策的结果。

材料二   二战后,美军占领下的日本制定了和平宪法,进行了民主化改造,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亚太地区形成了以《联合国宪章》《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为基本框架的国际秩序。这一秩序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也是维护本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基石。安倍上台以来,对内,主要体现为意图修改和平宪法等,使日本政府的最终决策更易于倾向军事手段。对外,安倍否认中日之间存在钓鱼岛主权争端,煽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他刻意淡化《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重要性;还大幅增加军费,扩军备战。在日本这些复活军国主义行动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某些大国的纵容乃至暗中支持。

——《一战后的德国与今天的日本》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纳粹德国能一步步突破国际秩序束缚,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亚太地区的“国际秩序”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大“国际秩序”受到挑战的共同因素。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材料二中“某些大国的纵容乃至暗中支持”,你最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021-09-09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万唯原创】2021试题研究河南历史练习第二部分 河南中招题号专题研究专题七 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 - 贝内特写道:“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他们在一个交叉点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所说的交叉点是(     
A.伦敦B.凡尔登C.慕尼黑D.巴黎
2021-08-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2021·湖南益阳·中考真题
4 . 大国实力的消长深刻影响着国际格局的演变。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图1:1913年的欧洲

图2:1922年底的欧洲

图3:20世纪30年代末的欧洲

请回答:
(1)写出图1中A、B两处所示两大国家集团的名称。
(2)比较图1、图2,指出欧洲格局发生的两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变化的原因。
(3)观察图3,指出图3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要分析这种现象对世界形势发展的影响。
2021-06-23更新 | 2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38年9月30日发表的《英德宣言》称:“我们认为昨夜签订的协定……构成两国人民永不再投入彼此之间战争的象征……从而对欧洲的和平做出贡献。”这里的 “协 定”指
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C.《慕尼黑协定》D.《雅尔塔协定》
2021-06-1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6 . 在3月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面对美方无理攻击指责,挑起争端。杨洁篪表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就曾多次上演¨“强权即是公理”的不公正一幕,下列会议中曾上演“这不公正一幕”的是(     
①l919年巴黎和会   ②1938年慕尼黑会议   ③1945年雅尔塔会议   ④1955年亚非会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关系,对考察当代国际关系有借鉴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回忆录中写道:“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将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数量,将它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一切终归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材料二 它不仅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成望,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英法只图苟安一时,以为借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便可缓和它们自己与德国的矛盾…但是,英法越是退让,希特勒越是看不起它们,轻蔑地把他的对手叫做“一批可怜虫”,越是敢于放手发动侵略战争。

材料三 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世界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和约”是什么?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德国为什么认为该“和约”对其不公。以此“和约”为核心形成的一战后的新秩序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英法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这种政策对当时世界局势的走向产生了什么危害?
(3)材料三中的“联盟”指什么? 据材料指出“联盟”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以及“联盟”的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应对复杂的国际关系?
2021-04-2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句容市华阳片2020-2021学年九年级3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8 .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是人们对二战前夕英法实行绥靖政策的形象评价,二战前,绥靖政策的顶峰是(     
A.柏林会议B.开罗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2021-04-1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通海路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不仅丧失了将近五分之一的领土、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二分之一的重工业实力,而且整个铁路运输、公路交通、电话电信系统被打乱,丧失了重要的防卫屏障。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大危机的打击B.二战的全面爆发C.法西斯专政的危害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2021-04-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能力提升关)-2020-2021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
10 . 德国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也都遭到失败。下列会议中与惩罚、处置德国有关的是(     
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慕尼黑会议④雅尔塔会议
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