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50、60年代的美苏争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错综复杂的大国关系不断考验着人类的智慧。以下是九年级围绕“大国关系”主题展开的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公然宣称“要谋取阳光下的土地”,首先要将势力伸向亚洲,直达波斯湾畔,这势必威胁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的势力圈。同时,德国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日益排挤英国商品。1913年,德国对欧洲各国的贸易占德国出口的75%,进口的54%。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谈到英德矛盾时说: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大战。

——摘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美苏争霸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美攻苏守、70年代苏攻美守、80年代互有攻守而美攻多于守的3个时期。50年代初。在美国有麦卡锡主义代表的反共反苏狂热,此后,意识形态对抗几乎始终伴随着美苏关系的发展。1957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苏双方竞相研制和发展战略核武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军备竞赛进入了战略防御系统、宇宙空间军事化新时期。

——摘编自《世界两极格局崩溃缘由探析》、《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法德关系大事记(部分)

时间史实信息
1916德法在凡尔登展开阵地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
1919巴黎和会召开,德国被迫接受《凡尔赛条约》中的苛刻条款
19406德国进攻法国,法国沦陷
195059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立即得到了德国的赞同和接受。
19631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三访巴黎,双方签订了德法友好合作条约。
196548法、德等六国在布鲁塞尔签署条约,决定成立欧洲共同体,至此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步向社会、政治、安全等领域推进。
19611973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4.5%,法国为5.6%,其中1970年至1973年,欧共体内部进出口额增长了1229亿美元,占世界进口总额的27%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英德两国矛盾冲突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矛盾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美苏争霸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以来法德两国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法德两国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表现。
(4)综合上述探究,请你围绕“大国关系”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2024-04-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三美学校、天桃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英雄的政治愿景】

材料一   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取得决定性胜利,稳定了北疆,消除了后患。回师途中,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一组诗,其中《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几句。

(1)曹操在诗中所言之“志”,最有可能指的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曹操在军事上有何实际行动?

【公民的思想观念】

材料二   这场战争最终清除了联邦只是一个各州的联盟,而是由一个不可改变地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这个原则被明确地写进“宪法第14条修正案”之中,该修正案宣布: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公民。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

(2)材料二中所述“这场战争”指的是哪一场?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

【历史的必然趋势】

材料三   如下图

(3)据图,分别说说该国在1949年和1990年发生的大事。

材料四   如下表

工程名称历史地位贡献朝代
长城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秦朝、明朝
大运河世界上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人工运河隋朝

纳入中央政权管辖的地区新疆西藏台湾
王要史实设西域都护府设宣政院设澎湖巡检司
贡献朝代汉朝元朝元朝

(4)上面两个表格中所列举的朝代,国家都呈现出怎样的局面?从材料四举的这些史实中,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2024-06-0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3 . 下表反映的是美国、苏联国防开支数据。该表可用于说明美国, 苏联国防开支数据表
时间1950年1953年1954—-1961年1962年1970年
美国国防开支/10亿美元14.549.640.5—47.852.377.8
苏联国防开支/10亿美元15.525.526.7—43.649.972.0
A.冷战时期美苏两大国进行军备竞赛B.二战后美苏两国经济实力交替上升
C.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D.冷战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022-03-28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第二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联系

1588年英国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消除了英国海上活动和夺取西班牙殖民地的最大障碍……“英法七年战争使东印度公司由一个商业强权变成了一个军事的和拥有领土的强权。”在18世纪最后30年间,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商业和殖民强国。从17世纪中叶起,英国人在非洲猎取黑人,运到美洲贩卖,获取厚利。

——摘编自周庆《略论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1)材料一图A中出现了从欧洲到美洲的贸易路线,这与哪位历史人物的贡献有关?他开辟这一贸易路线的时间始于哪一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8世纪最后30年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商业和殖民强国”的原因。

材料二

图B两大军事集团的常备军人数

在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战争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也使欧洲内部遭到摧残……最终,欧洲的霸权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削弱,因为这次大战对海外殖民地也产生了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图B中英国所属的军事集团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新体系。

材料三

图C经济大危机中的德国

《联合国家宣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首先,它的颁布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正是由于世界各国人民结成了反法西斯主义的统一战线,才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法西斯主义……其次,“宣言”确立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从而为它确立世界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由于签字国家联合作战,打败了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及其仆从国,从而为联合国的建立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

——摘编自陈海宏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纲领——〈联合国家宣言〉》

(3)依据图C,指出德国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依据材料三,概括《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形成的世界格局。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世界政治发展趋势。谈谈你对大国抉择与世界格局之间关系的认识。
2024-06-1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建筑、遗迹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外景林肯纪念堂                 法国凡尔赛宫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遵义会议旧址柏林墙

(1)请写出材料一中所提供的建筑及建筑遗址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选择两个建筑说说其历史价值。

材料二 中国近现代桥梁建筑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重大事件
1881年清政府为解决运煤的需求,聘英国工程师金达在天津建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座铁路钢桥蓟运河桥。


1900—1912年
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的桥梁大多由外国设计和承建,如津浦铁路济南铁路桥等。同时,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中国工程师开始自主设计铁路桥梁,如滦河大铁桥。
1953—1960年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和设备支持下,中国各地建成了很多重要的钢筋混凝土铁路桥梁,如武汉长江大桥、乌鲁木齐铁路大桥等。

——摘编自项海帆《中国桥梁史钢》

(2)根据材料二括中国近现代桥梁发展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53年—1960年我国桥梁发展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   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在故宫博物院的各类文物藏品里均能得到充分的印证。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文化艺术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象征。如何挖掘故宫的文化潜力,是新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

——摘编自单霁翔《发挥故宫遗产价值助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保护建筑遗迹的现实意义。
2024-06-0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九年级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四)
6 . 世博会是历史的滤镜,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0年前的部分世博会

年份举办国简介
1851年英国展出了大功率蒸汽机、轨道蒸汽牵引机、高速汽轮船、纺织机等,显示了英国工业至高无上的地位。
1862年英国引人注目的是蒸汽机、锅炉、火车头和铸钢产品等。
1876年美国展由了电缆、印刷机、打字机、照相机、电报机等。整个世博园区充斥着美国人的产品和展馆,显示了美国强国发展的奇迹。
1889年法国展出了连续显示照片装置和新型感光胶片等。
1893年美国展出了交流发电系统、照明用电设备等美国工业创新技术。

材料二   1933年后的部分世博会,每届世博会都设立了主题。

时间举办国主题时间举办国主题
1933年美国一个世纪的进步1985年日本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35年比利时通过竞争获得和平1990年日本人类与自然
1958年比利时科学、文明和人性2000年德国人类一自然一科技─发展
1962年美国太空时代的人类2005年日本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1970年日本人类的进步与和谐2010年中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分析材料一表格,概括出早期世博会的主要特点。(至少三点)
(2)世博会的主题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请以1935年世博会为例予以说明。
(3)综合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阐释说明。
2024-02-19更新 | 3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1965-1985年间美苏两国的核力量对比表。其内容体现出(       

项目


时间

洲际导弹(枚)

潜射导弹(枚)

美国

苏联

美国

苏联

1965年

854

270

496

120

1974年

1054

1575

656

720

1985年

1010

1398

640

944

A.美苏军备竞赛激烈B.两极格局走向瓦解C.冷战局面不复存在D.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8 .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

材料一   在新航路开辟后的近四个世纪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历史现象,举其要者:西欧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西欧各国先后发生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两次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兴起的民族独立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过渡以及帝国主义的形成,等等。在此过程中,原本在世界上处于相对平衡的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多元文明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了以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大国实力均衡为代表的、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材料二   面对世界形势的剧变,清朝统治者仍旧固守旧有的对内对外政策,古老的中国已落后于世界潮流。吏治腐败加剧了社会矛盾,人口增长使人均可耕地面积减少。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期,内部民众起事不断,外部资本主义列强虎视眈眈,清朝已经走向衰亡的边缘。中国封建社会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逐步解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下面是根据材料一、二制作的历史发展时间轴。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概括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阻碍清朝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   二战以后,美国确立了在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一大批殖民地国家走向独立。更大的变局表现为“冷战”,它的重要意义在于苏联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外另立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俞金尧《在“世纪尺度”下看当今世界之变局》

下面是冷战时期发生的三个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上述三个事件哪个可以作为冷战的标志性事件,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蕴含着“变”与“不变”。“变”主要体现在全球发展理念的新旧之变。“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共赢共享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不变”主要体现在“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心愿。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支持和平与发展的心意不会改变,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周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要论述的内容探析》


(4)根据材料四,说一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变与不变。
2023-06-07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