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钓鱼爱好者之间流传这样一句话:“一日有三迁,早晚要钓边”。难道小鱼一日三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强度吗?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小鱼分布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器具:体长2—3cm的小鱼、光照强度测试仪、LED冷光灯、长100cm的亚克力水槽(用三块可移动的隔板将水槽分隔成4个相等的区段,将LED冷光灯固定在水槽的一侧,如图一所示)。

方法步骤:
①将亚克力水槽置于独立的黑暗环境中,打开LED冷光灯,用光照强度测试仪测出水槽不同区段的光照强度,测得的数据如表一所示。

距离光源的位置(cm)

0

25

50

75

100

光照强度(lx)

56839

522

124

51

24

表一不同区段水槽内光照强度
②将60条大小相同、活力相近的小鱼倒入水槽的四个区段中,每个区段15条。
③将隔板提高并固定,便于小鱼自由通过。
④3分钟后,同时放下隔板,对水槽各区段小鱼进行计数。
⑤多次重复上述步骤②—④,记录数据并算出平均值,生成柱状图(图二)。

(1)在分类上,鱼属于________(填“无脊椎动物”或“脊椎动物”)。小鱼在水中生活,用________呼吸。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步骤⑤中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4)从步骤①中的表格数据可得出:距离光源的位置越远,光照强度________
(5)结合图二分析,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生物真题
2 . 生物兴趣小组在小西湖采集到一些沉水植物,其茎直立细长、有分支、叶薄、披针形,单性花,果实圆柱形,种子26粒。经检索得知,此为黑藻。同学们以此为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1)在植物学分类上,黑藻属于______植物,推断依据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将黑藻的一片幼嫩小叶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制作临时装片时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用碘液染色。观察时需要把光线调______,黑藻的结构看的才更清楚。观察装片可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随细胞质环形流动。绿色颗粒是______
(3)将黑藻放入图1所示的装置中,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玻璃管中不断有气泡产生。这种气体是____,你如何检测?__________
(4)兴趣小组在晴朗的夏季,将黑藻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培养。连接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密闭玻璃罩内黑藻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黑藻在一天中_______(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合作用最强。这一天中黑藻体内有机物最少的时间大约是______点左右。从图2曲线可以看出黑藻在一天内______(填“有”或“没有”)积累有机物。
(5)兴趣小组同学观察小西湖的生态系统情况,绘制了碳循环示意图(见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乙中的三种生物。图中丙代表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图3中生物B、C之间的关系是______。据图3写出生物B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________
2024-04-1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号称“冬季婴儿杀手”,其引起的感染曾是全球婴儿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2023年医学界解决了60余年预防RSV感染“无消可用”的难题,RSV疫苗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让妊娠期的孕妇注射该疫苗进行主动免疫,从而给月龄小于六个月的新生儿提供保护。那么如何评价此疫苗的安全性呢?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一期临床试验:

注:安慰剂是黏没有任何药物成分的针剂:不良情况发生率=出现不良反应个体/总人数;
(1)实验过程中A组应注射的X是________,B组注射安慰剂的目的是________
(2)根据寄主细胞的不同进行分类,可判断RSV是一种________病毒。孕妇通过接种该疫苗进行主动免疫,从免疫的类型分析这属于________免疫。
(3)通过比较疫苗组和安慰剂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若出现的________结果,则说明此疫苗可安全使用。
(4)若需进一步验证疫苗有效性,需进行二期临床试验。根据疫苗的保护群体推测,有效性实验的有效终点观察对象应为________(选填“孕妇”或“婴儿”或“两者”)群体的疫苗有效比率。
2024-06-1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柳州市柳南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_________________构成,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
(2)_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基本不动了。
(3)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
(4)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_________来完成。
(5)在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除了土壤湿度,其他因素保持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稍作变动,设计一个探究土壤中低浓度的农药对蚯蚓生活有影响的实验。
①把乙中的土壤换成_________________的肥沃土壤。
②在甲中喷入适量的清水,在乙中喷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甲、乙两容器放到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蚯蚓的生活情况。
2023-11-15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科学研究发现,乳酸可降解塑料,使“白色污染”问题得以减轻。嗜淀粉乳杆菌是一种厌氧菌,科研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表实验方案
组别厨余垃圾处理方式
A300mL不灭菌,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B300mL不灭菌,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C300mL高温灭菌3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1)嗜淀粉乳杆菌在生物分类上属于____,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
(2)上述实验中,_____为嗜淀粉乳杆菌提供有机物,由此推测它的营养方式为____
(3)B和A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将C组高温灭菌后直接接种可能会导致____。将处理后的3组实验应该放置于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发酵。
(4)由图可知,48小时后乳酸产量最高的组别是___,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什么措施减少白色污染?______
2024-01-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为研究动物的学习行为,生物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1:将处于饥饿状态的小鼠放在迷宫入口处,在出口处放置食物,让小鼠自行寻找食物。每天定时观察,连续观察6天,记录小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实验2:用乌龟作为实验对象,比较它与小鼠学习能力的差异,观察发现乌龟经过多次训练也未学会走迷宫取食。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动物分类中,乌龟属于__________类动物,以小鼠为代表的动物类群在生殖方面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实验1中小鼠走迷宫属于__________行为,该行为是建立在__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3)实验1中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完迷宫所需的时间逐渐变__________。(选填“短”或“长”)
(4)根据实验1、实验2分析,可得出的结论:动物越高等、越容易学会__________的行为。(选填“简单”或“复杂”)
(5)小鼠以有机物为食,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排放至体外,体现动物可以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其中呼吸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如图是科学家探究生命起源的两个实验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曾经用10多种动物的生肉或者熟肉做过图甲的实验,甲图的三组实验中____组与C组互为对照,其变量为____。一段时间后发现ABC三个瓶中的肉都腐烂了,但是只有____组的肉长出了蛆,则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从动物的分类上,苍蝇属于____动物门中的昆虫纲。
(2)乙图中玻璃仪器A中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主要区别是A中无____,正负电极模拟的是____。一段时间后在B溶液中检测出有机小分子,该实验说明____
2024-04-09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科学佩戴口罩是降低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指导人们科学佩戴口罩,研究人员将30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同一品牌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进行取样。将取得的样本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小时。统计培养后得到的菌落数,结果如图所示:

(1)在研究新冠病毒的过程中,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原因是病毒只能寄生在人体的 _______中,因此新冠病毒属于________(选填“动物”“植物”或“细菌”)病毒。
(2)科研人员借助显微镜观察,并通过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结构由[①] _______和[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样时,在同一口罩的内外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研究人员为什么不能选择1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乡镇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同学们随机选取A、B、C、D四只经饥饿处理的1月龄小鼠,在迷宫中分别进行了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1月龄小鼠

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A

106

88

80

60

30

B

111

98

59

51

49

C

97

77

72

32

28

D

155

95

48

53

33

平均值

117.25

89.50

64.75

49.00

35.00

(1)刚出生的小鼠即可吮吸乳汁,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决定的。
(2)从反射的类型看,小鼠穿越迷宫取食属于______反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
(3)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_______,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多次实验得以强化。一般来说,动物的分类等级越高,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______(选填“强”或“弱”)。
(4)该实验选用了多只小鼠而不是一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等2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聚苯乙烯是一种热性塑料,常用于制泡沫箱、玩具、一次性餐具等。由于分子结构特殊,普通微生物难以降解,所以我们通常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制成混凝土复合板、土壤改性剂等再次利用。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黄粉虫俗称面包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某科技活动小组为探究“黄粉虫幼虫能否分解聚苯乙烯”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表回答:
编号实验材料处理方法实验结果
甲组各取50条大小、长势均相同的黄粉虫幼虫喂食适量的①正常生长
乙组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
(1)实验中①处应填写________,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
(2)本实验甲、乙两组均选用50条黄粉虫幼虫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乙组实验结果②为正常生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根据本题资料分析,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含聚苯乙烯的塑料尺在垃圾分类中属于________。
A.厨余垃圾B.可回收物C.其他垃圾D.有害垃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