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吸引了2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参赛,运动员能够顺利完成比赛需要依靠各系统的协同工作。

(1)运动员的饮食影响其竞技状态,饺子是最受运动员欢迎的美食之回饺子中的面粉、蔬菜、肉类等能为运动员提供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其中的蛋白会在______内被初步分解,淀粉最终分解成的______是运动员在比赛时的主要能源物质。
(2)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图1)是冬奥会中备受关注的比赛项目,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往往会通过深呼吸调整状态。吸气后外界的空气进入肺泡,肺泡与其周围______中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动脉血最终通过______回到心脏的左心房。
(3)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到达不同高度时会做出相应的比赛动作,这属于反射类型中的______。图2中的______(填字母)对运动员身体平衡的保持具有重要作用。
2 .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源自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生存和保护现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1)通过细胞筛选、培养并建立细胞库能够保护大熊猫基因资源,大熊猫皮肤中具有分裂能力的成纤维细胞是______细胞库的优质资源,其在分裂时首先是发生变化,由一个变为两个。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状况时,需制作______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库的建立还可为大熊猫克隆提供资源支持,下列四个选项中不会在克隆过程中出现的是______
A.细胞核移植
B.受精卵的形成
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2)建立大熊猫繁育基地也是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之一,大熊猫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的动物,其胚胎发育类型是______。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图2是一只大熊猫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这只大熊猫的性别是______
(3)自然保护区能为大熊猫的生存提供适宜环境,也是野外放归繁育基地内大熊猫的主要场所。熊猫幼仔在放归前会从亲代那里获得生存技能,如不同季节如何获食物,从行为形成的过程分析,熊猫幼仔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
3 . 科普阅读
小囊(dù)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危害性的昆虫,它们可以栖息在森林、城市的绿化树以及日常生活的一些木制品中。
齿小囊是小囊虫的一个类群,主要以松科植物(如云杉和落叶松)为寄主。5月下旬,雄虫会降落在寄主植物的树皮上咬开一个入侵孔,然后继续向内蛀食,在树皮下形成一个近圆形的坑道,我们称之为“婚室”或“交配室”。雄虫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聚集信息素,吸引雌虫进入婚室与雄虫交配。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后,幼虫会继续蛀食树皮构建蛹室并在其内化蛹。
寄主植物在受到齿小囊攻击时会分泌树脂将其包裹,树脂中的一些化学成分会对齿小蠹产生毒害作用,将其杀死。不仅如此,树脂中的一些挥发性物质还可以起到驱避齿小露及吸引其天敌的作用。
齿小露如何克服寄主的抵抗呢?齿小蠹释放的聚集信息素也会吸引更多的雄虫对寄主植物展开多点攻击,消耗寄主的抵抗能力,提高齿小囊的入侵成功率。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某些真菌会依靠齿小囊进行传播和扩散。这些真菌随齿小囊进入寄主树木内,影响树脂合成、阻碍树脂流动,帮助齿小蠹抵抗树脂的危害,同时也会侵入到树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汲取营养,最终导致寄主树木死亡。
防治齿小囊大都采用聚集信息素结合诱捕器的害虫管理技术。此技术是将装了聚集信息素诱芯的诱捕器悬挂在齿小蠹的非寄主植物上,同时将具有驱避功能的成分固定在寄主植物上,从而达到保护寄主植物和高效诱捕齿小蠹的双重目的。由于聚集信息素是通过缓释材料向外释放的,持续时间较长,在野外可以使用3个月左右,降低了对人工的需求。

(1)齿小囊的发育类型为______,营养方式是异养中______
(2)齿小蠹分泌的聚集信息素的作用是______
(3)齿小蠹与其携带的真菌的关系是______,真菌侵入树干会影响______以及______的运输使细胞缺乏营养,最终导致树木死亡。
(4)防治齿小蠹所采用的聚集信息素结合诱捕器技术能得到推广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点)。
4 . 2021年10月16日,我国三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三号飞船进入空间站并执行6个月的任务,在此期间航天员通过调整饮食、定期锻炼等多种方式保持身体状态。

(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钙可随其他成分一起经肾小球滤过进入______中形成原尿,原尿中绝大多数的钙会被______重吸收回血液。空间站中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容易出现钙流失,使尿液中的钙含量增加,所以航天员的食谱中会有一些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钙和维生素D不需要经______可直接被吸收。
(2)长期处于失重环境下,航天员的骨骼肌容易因负荷减少而出现萎缩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图1中B______内的肌细胞受到影响造成的,航天员在空间站中通过适当运动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肌肉萎缩的发生。图2是航天员用拉力带健身,当拉力带被手臂拉开时,骨骼肌通过______(填“收缩”或“舒张”)产生一定的拉力,使肌肉得到锻炼,同时______系统会对手臂抬高的位置、身体的姿势等进行调控。
5 . 科技文阅读
蝗虫是世界性农业害虫,全世界有 1 万余种,其中沙漠蝗就是近期导致非洲蝗灾的元凶。
我国历史上也饱受蝗灾侵袭,主要是由东亚飞蝗引起的。古书上曾有“旱极而蝗” 的记载,指的是干旱的年份,干燥裸露的土壤,更加有利于东亚飞蝗产卵和卵的孵化,使蝗虫数量大增。刚孵化出的若虫无翅、不能飞。若虫经过多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成虫非常善于弹跳和飞行。大量蝗虫能集群迁飞,遮天蔽日,所经之地往往寸草不留,导致庄稼颗粒无收,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寻找治理蝗虫的方法。化学药物治虫收效快,但是污染严重,于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生物防治的方法。
1953 年,研究人员从蝗虫体内分离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蝗虫微孢子虫。它可在蝗虫细胞中大量繁殖,导致蝗虫的食量减少、产卵量下降、寿命缩短;它还能够干扰蝗虫体内某些物质的合成,抑制蝗虫的集群迁飞行为。研究发现,蝗虫微孢子虫不杀伤蝗虫天敌,对人畜无害,具有良好的生态安全性,因此被批准为商品化的生物杀虫剂。
“牧鸡治蝗”是防治草原上蝗虫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国研究人员在新疆哈密地区选用善于奔跑、生长发育快的麻花鸡,将其调训后集群放牧,用于防治草原蝗虫。数据统计显示,鸡群每天捕蝗 4~5 次,30 天后蝗虫的防治效果达到 90%以上。不仅如此,长大的鸡还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牧鸡治蝗”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人们已经掌握了多种治蝗方法。但由于环境条件是影响蝗灾爆发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我们树立环保理念,改善蝗虫易发地的生态环境,共建绿水青山,从根本上防治蝗灾。
(1)根据文中信息可知,有利于东亚飞蝗产卵和卵孵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
(2)蝗虫在生态系统中作为______者,蝗虫微孢子虫与蝗虫之间属于______关系。将蝗虫微孢子虫商品化之前,研究人员需要对其是否______等方面进行生态安全性论证(写出一条即可)。
(3)写出有关“牧鸡治蝗”的食物链:______。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为取得良好效果,应在蝗虫发育到______期,将鸡投放到草原上。
(4)除上述治蝗方法外,还可以利用______等方法达到治理蝗虫目的。(多选)
a.开发生态安全的可以抑制蝗虫蜕皮的化学药物
b.改善易发地的环境条件,使其不利于蝗虫的生存和繁殖
c.不经科学评估,直接从其他国家大量引进蝗虫的天敌
6 . “剪剪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身”,描写的是常见蔬菜冬瓜的花与果实。
(1)冬瓜多蔓生,花呈黄色,多为单性花。图1花药产生的花粉落到[①]______上完成传粉,经过______过程后,子房可发育成果实。

(2)冬瓜果皮较厚,外层有俗称“霜皮”的白色蜡质粉末,使其耐储存。借助显微镜可观察到冬瓜表皮的部分细胞(如图2),视野中的______(用字母表示)区域细胞排列紧密,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若要使图中模糊的区域更清晰,可以转动显微镜的______进行调节。
(3)冬瓜在我国广泛种植,研究人员探究了不同无机盐对某地冬瓜产量的影响。
①根尖的成熟区是冬瓜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______
②据下表分析,在本实验中对冬瓜产量影响最大的三种无机盐依次是______
施肥处理产量(kg/hm2相对产量(%)
全素均衡95000.0100.0
缺氮70416.774.1
缺磷89166.793.9
缺钾77291.781.4
缺镁79166.783.3

2022-06-02更新 | 47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中考生物三年模拟试题——生命的结构层次
7 . 阅读科普短文
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一个国家沙漠公园。沙坡头治理沙化是将麦草(或稻草)在流动沙丘表面扎设成1米×1米方格形状,扎设深度10~20厘米、露出沙面10~20厘米,形成网状的草方格。草方格扎下四五年后,麦草逐渐腐烂,这样有机物加入流沙中,改善了流沙的土壤结构,增加了营养物质,从而促进了微生物的繁殖。而微生物的增加,又加速了有机物的腐烂分解,为沙生植物和藻类提供更多营养物质。如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先是地衣、蕨类,然后是草本植物、灌木、半灌木开始更替。
经过多年治理,保护区现有脊椎动物194种,其中鱼类18种,两栖类3种,爬行类5种,鸟类147种,兽类21种。保护区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5种:黑鹳、金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和大鸨,二级保护动物18种:灰鹤、白琵鹭、荒漠猫、猞猁、鹅喉羚、岩羊等。保护区共有裸子植物4科8属14种,被子植物75科220属426种(包括种下等级),合计种子植物79科228属440种。自然分布的野生植物264种包括双子叶植物190种,单子叶植物12科41属72种。保护区被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植物有裸果木、沙冬青和胡杨。
沙冬青是豆科,沙冬青属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树皮黄绿色,是沙坡头保护区的固沙植物之一。下图是该地区的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

(1)利用草方格治沙过程中,__________等微生物充当了分解者的作用。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它能够通过_________作用,为生态系统提供了有机物。
(3)生态系统中玉带海雕和白尾海雕是_______关系,沙漠蜥蜴与蛇之间是________关系。
(4)请你写出一条正确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29更新 | 3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8 . 连翘用途广泛,既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又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1)如图 1,连翘的花蕊有两种类型,其中________(填“A”/或“B”)类型表现为雄蕊短雌蕊长且雌蕊先于雄蕊成熟,另一种类型表现为雄蕊长而雌蕊短且雄蕊先于雌蕊成熟,由此推测连翘多为________(自花/异花)传粉。受精后,连翘花的子房会继续膨大发育成卵形的________,如图 2 中①所示,果壳开裂后②会从中散播出来。
(2)连翘是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连翘花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花芽细胞的生长、________,开花所需的能量是由往年储存在茎和根中的有机物经________组织运输到花后,通过细胞的________作用氧化分解提供的。
(3)科研人员利用实验动物研究了连翘果实提取物的抗炎消肿和解热作用。首先将正常状态的小鼠或家兔分别均分为三组,每组分别服用生理盐水、连翘果实提取物和阿司匹林,随后通过实验处理使小鼠耳朵肿胀及家兔体温高热,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小鼠耳朵肿胀程度及各组家兔体温升高度数,结果如图 3。已知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药物,据此说明________
2022-05-27更新 | 37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二中教育集团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022·北京朝阳·二模
9 . 阅读科普文,回答问题。
我们平时接受的信息80%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不同动物眼睛的形态、结构差别很大,对此科学家展开了深入研究。
科学家认为视觉进化经历了4个阶段。
“原始眼”最早出现在距今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是由许多感光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感光层,只能对光线的强弱做出反应。一些动物利用“原始眼”感受强光的变化来分辨白昼和黑夜,但不能侦测光线的方向。
“原始眼”在进化中一个偶然的变异一感光层向下凹陷,形成一个小坑。光线进入小坑会产生阴影,借由明暗变化动物就能感知光线的方向了。这个凹陷的感光层就是最初的视网膜。
虽然有了视网膜,但此时动物的眼睛还不能成像,看不到周围的环境。视网膜在进化中继续发生凹陷,越陷越深,以至于最后进来的光都必须通过一个小孔,这就是瞳孔。这种眼睛不仅能感知光线强弱和方向,还能通过小孔来形成模糊的影像。乌贼就拥有这种眼睛。
最后,瞳孔被一个透明层封闭了, 这个透明层就是晶状体。此时的眼睛成为了一个完全封闭的结构,眼球诞生了!晶状体出现后,角膜和虹膜也由上皮组织进化出来。得益于完善的折光系统,眼睛成像也更加清晰。
每种生物都具有其独特的视觉世界。生活在泥沙中的扇贝仅具有感光作用的眼睛,来帮助它们区分白天黑夜。蜜蜂可以感知多种颜色以区分花朵。如果周围漆黑一片,那么将如同海底的盲鳗一样失去眼睛。虽然不同动物拥有着不同功能的眼睛,但是这些眼睛都满足了它们对生存的需求,这也是瑰丽多姿的生物世界的奇妙所在。

(1)“原始眼”的感光层下陷后,感光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出现了差异,这种生命现象被称为_______
(2)涡虫通过眼点只能感知光线的强弱和方向,由此可以推测涡虫的眼点类似图1中的______
(3)观察图2,发现夜行性动物的眼球瞳孔更大且晶状体更______,有利于光线______
(4)有人认为“眼睛是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只有复杂的眼睛才能帮助动物适应环境。”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并说明理由______
2022-05-21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中考生物三年模拟试题——生命的结构层次
10 . 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后,已经进行了好几轮的更新换代和装备升级。目前,我国多地(包括香港)爆发的疫情,都是由奥密克戎BA.2引起的。请完成下面小题:
1.奥密克戎BA.2隐藏性极强,传染性极高,防控措施要更早、更快、更严、更实,才能有效阻止新冠病毒的扩散和传播。

(1)从预防奥密克戎传播的角度:减少外出,出门佩戴口罩,是为了______;打疫苗是为了______
(2)“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也称为“五早”,是目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流行的关键措施之一,“五早”原则是针对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_管理的具体要求。
(3)研究人员根据病毒的结构及传染病的特点,研究出三种方法来进行诊断:
______检测,检测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我们通常做的鼻拭子或咽拭子,用的是该方法;
②抗原检测,检测新冠病毒的“外衣”,现在大多是用一种叫作“N蛋白”的蛋白质作为目标抗原,新上市的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用的该方法;
上述两种检测方法是根据病毒的______来确定检测的目标。
③抗体检测,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的过程中,会诱发人体产生抗体,这是依据______性免疫原理进行的检测。
2.免疫系统的日常工作是清除感染,但是如果免疫系统被激活到极限程度或者失去控制,它就会伤害宿主。免疫细胞通过细胞因子彼此沟通,细胞因子是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小分子,可以令免疫细胞冲到感染部位、吞噬遭到损伤的细胞,甚至穿透血管壁。细胞因子还可以引发炎症,令被破坏的机体肿胀、发热以及疼痛。图是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过程。

(1)新冠病毒进入肺部的过程中,呼吸道黏膜对病毒的阻挡作用属于______性免疫;当病毒侵入肺部后,藏匿在肺泡上皮细胞内,在上皮细胞内增殖,破坏肺泡上皮细胞,使肺泡______功能受到影响,血液中氧气的浓度______,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2)被病毒入侵的细胞会分泌细胞因子,以号召更多的______细胞加入这场对抗病毒的战争,当免疫系统最终控制住入侵的病原体时,细胞因子又会减少,减弱炎症反应;但当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时,产生过多的细胞因子让炎症加剧,形成细胞因子风暴,引发免疫系统不受控制的攻击包括病原体在内的肝脏、______、大脑、肾脏等多个器官,导致多器官衰竭。
(3)世界科学家在积极研究治疗药物,Paxlovid是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药物主要在______处被吸收,通过______运输到病毒感染部位。
2022-05-19更新 | 4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