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2 道试题
1 . “灭绝”的蕨类植物重现海南
   
《海南日报》报道,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海南金星蕨(如图)“重现”海南,上一次在野外采集到海南金星蕨已经是80多年前的事了。
开动大脑思考:
(1)你认为海南金星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____
(2)专家认为能在海南重新发现珍稀蕨类植物,显示了海南生态环境的优良,因为蕨类植物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你认为蕨类植物对生态环境有哪些要求?____
2023-06-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3.1.1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发现有望用于培育抗冻作物
植物在遇到低温时,通常会放缓生长。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这与植物细胞中一种参与能量生产的酶紧密相关。这一发现有望用于培育抗冻作物,以减少农业损失。
三磷酸腺苷(ATP)是生物细胞中储存和释放能量的核心物质。科学研究发现,在接近冰点的环境中,植物细胞中产生的ATP会减少,进而导致植物生长放缓。
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胞内催化合成ATP的“ATP合成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人员尼古拉斯·泰勒说,先前一些研究认为,植物对低温敏感主要源自细胞中有关能量生产的一些其他物质,“但我们惊奇地发现,ATP合成酶才是罪魁祸首”。
泰勒说,随着气候不断变化,理解植物如何对温度作出反应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人员桑德拉·克布勒说,新发现对农业生产以及将来培育抗冻作物具有重要意义,“更好地了解植物的能量生产如何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将有助于我们培育更适应气候变化的植物”。
开动大脑思考:
(1)在低温环境中植物生长缓慢与什么有关?
(2)植物为什么会对低温敏感?
2023-05-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1.2观察动物和植物细胞(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 . 有花的无花果
我们食用的无花果其实并非这种植物真正的果实,而是它的花托膨大变态而形成的“肉球”,无花果的花和果实都藏在其中,对半撕开成熟的无花果,其内部充满了鲜红泛白的丝状“果肉”,这些“丝”是它的花蕊,而中部聚集的籽,才是它真正的果实。可见,无花果不仅有花,而且不止一朵,它们构成了特殊的花序——隐头花序,依靠榕小蜂进行传粉。
开动大脑思考:
(1)无花果属于哪种植物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花果的传粉方式是哪一种?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3.2.3 开花和结果 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4 . 果蔬呼吸的弊与利:
果蔬呼吸的弊:(1)果蔬呼吸产热使温度升高,进而又促进呼吸作用,使有机物消耗得更快,果蔬贮藏期缩短。(2)缺氧时果蔬的无氧呼吸加快,加速衰老;代谢产物乙醇大量积累,毒害果蔬细胞,使品质劣变、组织死亡。(3)果蔬还能产生乙烯,加快果蔬成熟,缩短贮藏期,低温可以抑制乙烯的生成和作用。
果蔬呼吸的利:(1)当果蔬遭受机械损伤时,呼吸作用为形成愈伤组织所需新物质的合成提供了中间产物和能量。(2)呼吸作用对提高果蔬的抗病性有积极的作用。
开动大脑思考:
(1)低温贮藏果蔬有什么好处?______
(2)用保鲜膜包裹果蔬保存,有什么利弊?______
2023-05-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3.5.2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5 . 如图滚滚而来的沙尘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人人都讨厌沙尘天气,如何才能降低沙尘天气的产生呢?沙尘暴是如何形成的呢?请结合日常生活回答:

(1)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与沙尘暴的形成有关系吗?______,请说明:______
(2)请提出一条解决沙尘暴的建议:______
2023-05-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3.6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6 . 能“吃”二氧化碳的概念车
你见过像绿叶一样的汽车吗?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低碳区的“叶子”概念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叶子”概念车就像头顶一片树叶的“蚂蚁”,小巧且颇具动感。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不仅能够载着我们驰骋在公路上,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现碳的负排放。

开动大脑思考:
(1)你认为“叶子”概念车中的动力从根本上来源于哪里?___
(2)“叶子”概念车距离投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___
2023-05-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7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20世纪重大发明——电子显微技术
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卢斯卡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者宾尼格和罗勒,他们的发明使科学家有了一双能看见原子的眼睛,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1年,卢斯卡和诺尔根据磁场可以会聚电子束这一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1958年,我国成功地研制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1982年,宾尼格和罗勒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1988年中国科学院白春礼和姚俊恩研制出了我国的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
开动大脑思考:
(1)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原理有什么不同?
(2)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吗?
2023-05-2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1.1练习使用显微镜(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8 . 被子植物起源时间新发现
   
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草本被子植物化石——1.64亿年前中侏罗纪地层中的渤大侏罗草化石(左图为化石,右图为复原图)。该化石不到4厘米高,但根、茎、叶、果保存完整。之前欧美学界大多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早白垩纪,这一发现比白垩纪提早了大约4 000万年。
开动大脑思考:
(1)为什么说渤大侏罗草是被子植物?____
(2)渤大侏罗草的叶脉与玉米植株叶脉类似,你推测它的种子有几片子叶?____
2023-05-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3.1.2 种子植物 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9 . 根的向地性

由于重力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着地心引力的方向生长的特点,这样使根能深入土壤中,固定地上的植物体,并有利于根从土壤深处吸收水分及无机盐。
某同学为了验证根的向地性,设计了如下实验:(1)取4粒已经萌发的大豆种子,固定在装满湿棉花的培养皿里,使胚根分别朝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2)用胶带使培养皿竖着固定在带凹槽的泡沫塑料板上,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7天,并注意适时补充适量的水分。
开动大脑思考:

(1)你预测种子根的生长发育状况是怎样的,请在图中画出来。___
(2)如果你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是正确的,能说明什么问题?____
2023-05-21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3.2.2 植株的生长 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0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深海之底,有个“黑暗生物圈”
1977年美国的“阿尔文号”载人深潜器在2 500米深的海底发现,热液喷口附近竟然生长着密密麻麻的生物,如多毛类、双壳类、腹足类、甲壳类等生物。中国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生物组组长王跃云博士把海底热液喷口附近的生物群落称作“黑暗生物圈”。“陆地上的生命系统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支撑,而热液区生态系统的基础则来自化能自养细菌的化能合成过程。”王跃云说。
开动大脑思考:
(1)在海平面200米以下,就已是黑暗的领地。几千米的海底,更不可能有任何光合作用存在,这些生物靠什么存活?
(2)在这个黑暗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别是什么?
2023-05-20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