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污染时,引发水体中微囊藻暴发,产生难以降解的藻毒素,不仅造成浮游藻类污染,影响水体安全,而且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回答下列问题:
(1)相比于藻类植物,原核生物微囊藻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
(2)据表可知,鲤鱼与石螺的关系是______,处于该水域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别的生物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某水域水生动物种类水体分布食性爆发期藻毒素含量(微克/克干重)
石螺底栖有机碎屑、浮游藻类3.69
鲢鱼上层浮游藻类12.936
翘嘴鱼中上层鱼、虾35.91
鲤鱼下层有机碎屑、螺、藻类11.07
(3)为探究浮游动物棕鞭毛虫对微囊藻的影响。模拟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实验:
①取一定体积处于生长暴发期的微囊藻,均等分成两组,对照组微囊藻单独培养,实验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
②每隔一天取样,测定单位体积微囊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问题:棕鞭毛虫是如何对微囊藻产生影响的?
作出假设: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3-06-2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调查了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中的部分生物,食物关系如下:鹰捕食鼠、蛇;鼠捕食草;蛇捕食青蛙、鼠;蜘蛛捕食食草昆虫;青蛙捕食食草昆虫,蜘蛛;食草昆虫捕食草。图一示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作答:

(1)调查的这些生物共构成___________条食物链。在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中,若鹰获得a千焦能量,最少消耗草___________千焦能量。
(2)调查的这些生物中,直接影响青蛙数量的生物有___________,其中青蛙和蜘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二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表示。
(3)若图一中的食物链对应调查生物构成的某条食物链,则C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_
2022-06-20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六校联考三模生物试题
3 . 生物兴趣小组在小西湖采集到一些沉水植物,其茎直立细长、有分支、叶薄、披针形,单性花,果实圆柱形,种子26粒。经检索得知,此为黑藻。同学们以此为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1)在植物学分类上,黑藻属于___________植物,此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兴趣小组在晴朗的夏季,将黑藻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培养。连接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图中显示这一天中黑藻体内有机物最少的点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图3中的食虫鸟依次对应图4和图5中的___________。图3中的动物所属类群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4中生物B、C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022-06-02更新 | 3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六中学中考生物二模生物试题
4 .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调查了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中的部分生物,食物关系如下:鹰捕食鼠、蛇;鼠捕食草;蛇捕食青蛙、鼠;蜘蛛捕食食草昆虫;青蛙捕食食草昆虫,蜘蛛;食草昆虫捕食草。图示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作答:

(1)调查的这些生物共构成__________条食物链。在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中,若鹰获得a千焦能量,最少消耗草________千焦能量。
(2)调查的这些生物中,直接影响青蛙数量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青蛙也会影响这些生物的数量,这表明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使生物数量维持在__________的状态。
(3)若图中的食物链对应调查生物构成的某条食物链,则C对应的生物是______,其生殖发育的特点是_________
(4)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我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碳的释放量和吸收量相等。图示碳循环过程若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则说明______过程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和______过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填图中序号)
2021-08-23更新 | 9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在稻田中的青蛙体色大多是青绿色的,这样不易被天敌发现。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稻田生态系统中,青蛙与昆虫间的关系是________,青蛙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除光、空气、水、温度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土壤中的________
(3)引鸭入田,利用鸭对________的防治,减少了化学药物的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鸭产生的粪便,富含有机物,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又被生产者利用,可见,鸭还能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
(4)若此稻田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如图所示曲线________最能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昆虫的数量变化。
A.   B.   C.   D.   
(5)科研小组为研究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对稻田的影响,测定土壤及其中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该有毒物质的含量如表所示。据表分析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变化的规律:________

检测的食物链:水稻→昆虫→鸭

生物及环境因素(kg)

土壤

水稻

昆虫

有毒的物质含量(mg)

0.02

0.57

1.98

1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