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某小组的同学调查了太公湖公园的生物种类,并在不同季节进行观察,针对以下他们观察到的现象,请利用生物学知识作出回答:
(1)同学们调查到的生物有柳树、荷花、银杏、鸽子、野鸭、蘑菇、鲫鱼、水葫芦等,请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对以上生物进行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公园中,对每个生物来说,除了它自身以外,周围其他的一切因素构成了影响它的_________;其中,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属于__________
(3)春天到了,柳树爆青,长出了新的枝条,像一条条长长的鞭子上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此现象说明了环境与生物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湖中的鲫鱼,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较浅,这样的体色称为保护色,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
(5)水葫芦在河中疯长,会影响到荷花、浮萍的生存,说明水葫芦和荷花、浮萍之间存在_______关系。
(6)夏天,站在茂密的大树下,空气清新,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
(7)秋天到了,温度降低,银杏叶变成了漂亮的金黄色,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
(8)“春兰秋菊,物各有时”,影响这两种花儿开放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
2024-02-1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你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 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
(2)在炎热的夏季,鸟类主要在清晨和黄昏较凉爽的时段活动,中午就隐伏不动了,温度降低到20℃以下时,蚱蝉(俗称“知了”)就停止了鸣叫。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3)仙人掌有肥厚粗壮的茎储水,叶子很小,甚至特化为刺,它适于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有一种哺乳动物,其体形较大,但是尾、耳朵、鼻端都较为短小,它适于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家兔必须借助四肢来支撑身体和运动以适应陆地环境,上述事例集中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
(4)植物造林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
(5)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6)“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结子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因此养牛的农民爱养猫。”这是达尔文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上述田鼠与土蜂之间的关系是_____
2023-10-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我国劳动人民应用稻渔综合种并技术(即水稻种植与虾、鱼,蟹、鳖或泥鳅等水产动物养殖有机结合),达到稳粮增收、稻渔双赢效果,助力乡村振兴。某科技小院探究了5种稻渔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如图。

      

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实验中所用水稻的______,施肥量和环境条件等应保持一致。通过______实验,能减小实验误差。
(2)与只种水稻相比,5种稻渔模式的水稻产量均有所______。图中______模式的水稻产量最高,其原因可能是:动物的爬行和挖穴活动有助于______,促进水稻根的呼吸作用,进而促进水稻的生长。
(3)实践表明,稻渔模式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主要原因有:水产动物会吃害虫,体现稻渔的______关系:水产动物的粪便会被______分解成无机物,被水稻吸收。
(4)农业农村部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推广稻鱼鸭复合种养模式。某同学受此启发,认为可把鸡引入以上5种稻渔模式。你觉得该想法是否可行,说说你的理由(写出一条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27更新 | 122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青岛卷)-生物
4 . 如图表示某农田的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你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一条最短的食物链:________
(2)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青蛙数量因某种原因减少,炸锰的数量增多,一段时间后,青蛙数量又恢复了,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4)生态系统中的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_______
2023-02-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稻田养殖是一种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在稻田生态系统进行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如图为稻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图中所表示的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若稻田被有毒物质“汞”污染,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3)图中小龙虾和青蛙的关系是________。鱼、虾游动、觅食有助于稻田活水、通气,促进水稻根系的________作用,从而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
(4)稻田养殖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使用量,原因是稻田养殖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进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利于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
2022-11-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如图所示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在稻田中的青蛙体色大多是青绿色的,这样不易被天敌发现。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2)稻田生态系统中,青蛙与昆虫间的关系是______,青蛙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除光、空气、水、温度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土壤中的______
(3)引鸭入田,利用鸭对杂草和昆虫的防治,减少了化学药物的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鸭产生的粪便,富含有机物,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又被生产者利用,可见,鸭还能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______
(4)若此稻田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如图所示曲线______最能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昆虫的数量变化。
(5)科研小组为研究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对稻田的影响,测定土壤及其中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该有毒物质的含量如表所示。据表分析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变化的规律:______
检测的食物链:水稻→昆虫→鸭
生物及环境因素(kg)土壤水稻昆虫
有毒的物质含量(mg)0.020.571.9810.3

2022-05-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7 . 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所示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请回答:

(1)该模型中“微藻→虾幼体→虾→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模型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肆捕捞牡蛎,则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将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除了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虾与桡足类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该生态系统比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2-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中国的很多谚语或古诗词都蕴含着生物学知识,请解读下列诗句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一诗句体现出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是____;“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体现出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是____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非生物因素____对生物的影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反映了豆苗和杂草之间存在____的生物关系。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写出这句诗句包含的一条食物链____;“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关系,但不构成食物链,根本原因是____;“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
2020-12-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五四学制)
9 . 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类生物按顺序以甲、乙、丙、丁为代号建立的能量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的。
(2)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3)从食物链的营养级别看,猫头鹰同时占第__________营养级。此生态系统中狐和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4)若图二表示“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种生物形成的能量金字塔,则丁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蛇体内的能量最多只有__________能够流入鹰的体内。
(5)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这种形式的碳元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