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0 道试题
1 . 菏泽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多个草莓生产基地,开展休闲采摘,带动观光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了探究草莓的生理作用,甲组同学在温室大棚设计了图一所示的实验,将草莓植株暗处理一昼夜后,如图一装置连接好,移至光照下,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②,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_____取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变成蓝色的叶片是_____。实验后,他发现两个塑料袋的内表面都有水珠,这主要是由于草莓植株进行了_____导致的。
(2)乙组同学探究大棚内草莓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活动。图二是夏季晴朗的一天大棚内草莓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I、Ⅱ),图三为草莓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模式图。

①从图二可以看出,光合作用是从a点开始的,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_____点。
②图二中草莓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的点是_____。图中d点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主要是由于植物叶片的部分_____关闭。
③结合图二和图三,请你为大棚种植户提一条建议,以增强草莓植株的生理过程A,从而提高其产量:_____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2 . 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A、B、C三个过程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是_______。甲图植物C的生理过程反应式是______。若甲植株上开了很多花,结很多果,需要经过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在果树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以便控制蛾蝶类害虫的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______。有经验的果农会对花或果进行疏花、疏果,提高果实的品质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根据光合作用原理给果农提出提高产量的措施是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实验之前一般会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再移到光下照射,黑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一段时间后,乙中的两个玻璃罩内壁都有一些水珠出现,这些水主要来自图甲中的_________(填字母)过程。
(3)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取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则取自装置_______内的叶片会变蓝。两个装置形成对照,只有一处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一样这遵循对照试验的_________原则,其变量是_______
2024-06-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中考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3 . 下表所列实验操作与目的,描述有误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目的
A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随机抓取、多次重复使实验数据更科学
B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不能放置一粒种子避免偶然性
C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选取一片叶子进行遮光处理消耗叶片内原有淀粉
D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用湿棉絮包裹鳃盖躯干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A.AB.BC.CD.D
2024-06-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初中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4 . 蓝莓果实因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而风靡世界,是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近几年我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很多蓝莓生产基地,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如图一表示蓝莓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图二Ⅰ、Ⅱ分别表示密闭大棚内光合、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三、四是探究影响蓝莓光合、呼吸作用因素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根据探究情况回答:

(1)由图一可知,在保证水、肥适宜的条件下,当种植密度为___时,最有利于提高蓝莓的产量。
(2)如图二所示,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___时。
(3)把经过暗处理的蓝莓植株按图三方式处理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将甲叶片取下,酒精脱色至黄白色,取出漂洗,滴加碘液后变蓝是___部分。另外根据乙、丙组实验装置,同学们可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
(4)图四所示的实验,将蓝莓植株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照下,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①,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打开②可观察的现象是___
(5)图四实验过程中关闭①②,塑料袋内壁出现了水珠,这是植物叶片进行___的结果。
(6)蓝莓大棚里留有通风口,定时给棚室通风,不仅可降低棚室内的温度,还可补充___,以提高蓝莓的产量。除了以上措施外,请你结合上述探究,为兴趣小组同学再提一条提高蓝莓产量的建议:___
2024-06-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技术人员对大棚内作物种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图一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相关实验步骤,图二表示夏季晴天大棚24小时内二氧化碳量的变化情况(密闭状态测定),图三表示在最适温度下不同条件时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图,图四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二氧化碳利用情况(①表示线粒体,②表示叶绿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实验步骤①中进行了暗处理,一昼夜后将黑色塑料袋中的部分气体挤入试管中,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写出该生理过程的反应式_____。步骤④脱色过程中,酒精能使叶片中的_____溶解到酒精中。
(2)图二为一昼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含量变化曲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_____(填字母),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是点_____(填数字)。经过一昼夜后,装置内植物会生长吗?______
(3)图三中,B点和C点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不同,分析图三中A、B两点的差异可知,大棚内可以通过______措施来提高作物产量。
(4)图四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图二中曲线BD段(不包括B、D点)相符的一项是_____(填字母)。
2024-06-1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6 . 图中字母A、B、C分别代表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a、b、c、d分别表示某些物质,图乙是小樱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可以拉动a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是___________作用。
(2)图甲所示的三种生理活动,绿色植物在夜晚进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5)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___________(选填“大烧杯”或“小烧杯”);用碘液染色后,未遮光部分变成___________色。
2024-06-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生物(吉林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7 .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如图1是大棚内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图2是叶肉细胞示意图,1~6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生理过程;图3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
(2)图1中,当光照强度为f时,甲植物呈现从外界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状态,因此,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2中的过程有________(填数字)。图1中,当光照强度为d时,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3)兴趣小组设计了图3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_移动;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并将A与B之间的叶脉切断(如图),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并滴加碘液,发现B处变蓝而A处不变蓝,由此得出的结论有:a_______、b_____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为探究“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某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甲所示装置:用干燥、透明的密闭容器模拟大棚,其内放有一株吊兰,传感器测定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

在室温25℃时,将装置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ppm表示百万分之一),请回答:
①发现容器内壁附有较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通过吊兰的______作用产生。
②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
③要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可适当增加大棚中CO2含量,写出一种具体方法_________
(5)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兴趣小组把等量天竺葵分别放在3个封闭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二氧化碳量充足。用强度相同的不同颜色的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分别比较容器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容器植物光的颜色温度(℃)氧气变化量
1号天竺葵25+++
2号天竺葵
3号天竺葵绿25
(注:氧气变化量=实验后含量-实验前含量;“+”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该实验使用三个容器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_。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2号容器内的温度应设置为________℃。
(6)实验结果表明,在________(填颜色)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除检测氧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以用检测有机物或_________的变化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7)若增设4号容器,黑暗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若容器中氧气变化量是“――”则可判断3号容器中的天竺葵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8 . 同学们对植物生理活动进行研究并做相关实验。图一表示1-6表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部分生理活动,Ⅰ、Ⅱ表示细胞中的结构。同学们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4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绘制了图二。图三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1是植物进行______的主要场所,对植物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利用植物的______作用将叶中原有有机物运走耗尽。
(2)由图二可知,植物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______毫克。
(3)图三中,A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填文字);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对应图一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为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由29℃改为25℃,图三中A点将向______移动(填“上”或“下”)。
(5)图三中C点以后,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再增加,若要进一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提供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2024-06-1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9 . 生物兴趣组在进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暗处理24小时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B.水浴加热装置中,小烧杯中液体是酒精
C.滴加碘液后看到的现象是遮光部分变蓝色
D.该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2024-06-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10 . 我区因地制宜成功建成多个草莓生产基地,开展休闲采摘,带动观光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如图甲为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草莓的生理作用设计的实验,图乙为生物兴趣小组对密闭大棚中的草莓种植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并绘制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草莓生理作用实验中,将草莓植株暗处理一昼夜后,如图甲装置连接好,移至光照下,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②,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取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现象是_______,根据该结果可以得出的两个结论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实验后,发现两个塑料袋的内表面都有水珠,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导致的。
(2)图乙表示密闭塑料大棚内草莓植株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氧气释放量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光照强度大于[___](填“M”、“N”、“C”或“D”)点,植物开始积累有机物。在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通过叶片气孔向外界散失的气体有______
(3)对比D点和E点氧气释放量的差别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
2024-06-0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八年级中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