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03 道试题
1 .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株植物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甲是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是密封的装置B内一天24小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图丙是植物叶片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装置要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接着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______(选填“变浑浊”或“不变”)。若将两个塑料袋中的叶片摘下进行脱色、漂洗再滴加碘液检测,会变蓝的是______ (“透明”或“黑色”)塑料袋中的叶片。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增加重复实验次数。
(2)植物吸收的水分,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其余大部分水通过图丙中的[ _ ]______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3)图乙中6~18时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丙所示的[C]______的强度大于图中[ _ ]______的强度,此时段植物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
(4)图乙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大约是______时。
2023-06-0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大集中学结业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题(一)
2 . 如图为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②③形成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B.①③形成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C.固体氢氧化钠起到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D.如果将②用透明塑料袋罩起来并加入适量水,则②④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2023-06-0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3 . 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中叶片A遇碘变蓝
B.乙装置可以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丙装置必须放在黑暗处进行实验
D.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左移动
2023-06-0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请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A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的一个装置。其目的是使叶片中含有的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使叶片变成__________色。
(2)图B验证的是植物能进行__________作用。
(3)图C的装置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__
(4)图D的装置可以用来验证__________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023-06-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5 . 某校在“建设绿色校园”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有小组实施“利用小菜园为校园增绿”项目,为提高蔬菜的产量,进行了探究活动。
(1)同学们种植的小白菜生长周期约60天,幼苗出土20天左右移栽到实验槽进行相关实验。移栽时可以采取的提高成活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菜园采用滴灌方式浇水,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影响蔬菜产量呢?同学们研究了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实验方案表

组别

水处理方式

小白菜数量

浇水频率

A组

物理增氧(利用仪器震动)

24株

1次/3天

B组

化学增氧(加入化学药品)

24株

1次/3天

C组

普通自来水

24株

a

①针对研究问题,他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
②实验方案表中,起对照作用的是C组;“a”应为__________
③下图是部分实验结果,同学们将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原因是__________
左图中三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的时间是第__________天。

   

④由右图可知,增氧滴灌能够提高蔬菜产量,推测原因是水中增氧有利于促进根的___________作用,促进根对__________的吸收。两种增氧方式中__________增氧最佳。
(3)若要向菜农广泛推广上述增氧滴灌方式,你认为还需要做哪些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04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河东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6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银边天竺葵进行了如图一所示 的实验,图二为叶片A的放大图,图三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的细胞无叶绿体,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1)实验步骤:先把图一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再置于阳光下照射2〜3小时,然后摘取A、B两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并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将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
(2)图二所示的叶片A中可形成________组对照实验,其中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的部位是_____
(3)滴加碘液后叶片B不变蓝,原因是______。据此,你给出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是______
(4)图三中的[        ]_______能把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其他器官。
2023-06-04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柳州市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7 . 为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实验, 下表为实验测量数据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5℃

20℃

25℃

30℃

35℃

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 mg/h)

2.50

3.25

3.75

3.50

3.00

释放二氧化碳的速率(mg/h)

1.00

1.50

2.25

3.00

3.50

(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它进出叶片的门户是____________
(2)实验时, 将五组长势相同的天竺葵,分别放置于温度不同的密闭装置中,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相同且适宜的,测得装置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速率。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实验中为控制单一变量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进行前,____________ (填 “是” 或 “不是”) 必须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并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随着温度升高, 呼吸作用逐渐__________ (填 “增强” 或“减弱”), 可见, 适当__________夜间温度能增加温室大棚内农作物产量。
2023-06-04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8 . 小马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发现一些问题,请帮他解决。
   
(1)在本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____________吗?
(2)为了让实验可信,实验的第一步应将植物放在_________环境中24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设置____________实验。这样设置后,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
(4)这样处理后,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是什么物质溶于酒精? ___________
(5)滴加碘液片刻后,用清水洗去碘液,预测实验结果: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色,见光部分变为______色。
2023-06-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宝塔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下图是小亮同学利用某种植物进行的探究光合作用实验。图中①银边部分呈白色,不含叶绿体,②处进行两面遮光处理,③中间部分是绿色,有叶绿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以形成两组对照实验
B.实验前需要把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C.①、②、③三部分中,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②
D.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产物含有淀粉
2023-06-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德宏州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0 . 玉兰先开花再长叶,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开花所需要的有机营养来自于上一年光合作用制造
B.开花需要消耗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C.影响长叶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有温度和阳光等
D.花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长叶提供有机营养
2023-06-02更新 | 32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