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5 道试题
1 . 如图一表示探究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某些生命活动的实验设计,图二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三表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两项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一中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透明塑料袋内壁上出现水珠,这与植物的______有关,水蒸气主要经图二中的[       ]______散失到外界空气中。
(2)将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两面遮有黑圆纸片的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能够变蓝的部分是______(填字母)处。通过______(填字母)对照实验,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取天竺葵叶片制作临时切片时,需要用手捏紧______的双面刀片切割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蘸取______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4)图三中甲、乙表示气体,则甲表示______,实验中常用什么物质检测甲?______
2021-09-30更新 | 75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用)
2 . 小麦是我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图表示小麦的部分结构及生理活动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小麦的叶片、果实虽然在形态结构上差异很大,但它们在生物结构层次上都属于___________
(2)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___________,小麦根尖的成熟区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___________(填序号)。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有“正其行通其风”的种植方法。从光合作用原理分析,“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___________,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
(4)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萌发的小麦种子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继续培育,如图丙所示为小麦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据图推测,小麦幼苗接受光照时对应的是___________段(用折线上两个字母表示)。       
2021-05-0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五四制)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图一为某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A和B代表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气体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活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为该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图一中气体A和B通过图三中的[____]____([]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进出叶片。
(2)若图一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B所代表的气体是____,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____(填“甲”或“乙”)。
(3)图三中②表示叶肉,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原因是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
4 . 图中甲是植物叶片结构模式图,乙是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⑥⑦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丙是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

(1)甲中结构________(填序号)属于营养组织;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以通过结构④中的________运送到植物的茎、根部,以维持其细胞的生活。
(2)乙中物质⑥⑦是通过甲中[________]________进出叶片的。(填序号和名称)
(3)若乙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⑥代表的是________,与丙对照,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________。若乙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物质⑥产生于叶肉细胞的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
(4)丙中能够积累光合作用产物的时间段是________,曲线a在中午12点左右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请利用乙,提出一个观察蒸腾作用最简易的方法。________
5 . 下面图一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图中A、B、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是该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三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过程C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图二中的结构[   ]_____中的导管运输而来的。
(2)图一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通过图二中结构[   ]_______进或出植物体的。
(3)图一所示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该图中的过程[   ]________
(4)图三中的生理过程[①]相当于图一中的过程[   ]________;该过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5)请你想一想,在图三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乙和丁之间是______关系。
(6)假如图三表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则施用DDT农药后,体内DDT农药累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2019-06-0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第一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6 . 下面左图是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右图是植物细胞内进行生命活动的示意图,甲为细胞内有关结构,a、b分别表示某种气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__________作用散失,其失水的“门户”是左图中的[   ] _________
(2)若图a、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则甲代表的结构是__________,此时细胞内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为__________作用,该项生命活动能合成贮存能量的__________,并能维持大气中的__________平衡。
(3)若b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右图表示细胞内正在进行__________作用,其主要意义是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
2011九年级·山东聊城·学业考试
综合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_____ ]和[ _____ ]合称表皮,属于组织。
(2)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的
[ _____ ]部位的组织细胞内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 _____]中的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4)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是通过[ _____ ]形成的[ _____ ]来完成的。
(5)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判定叶片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2019-01-30更新 | 52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8 .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豌豆叶下表皮的同一视野中甲、乙两种物像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细胞1与图乙中的细胞2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细胞核
B.图甲中的细胞1和图乙中的细胞2因为都不含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图乙中的细胞2靠近气孔腔的细胞壁厚,远离气孔腔的一侧壁薄,吸水时气孔张开
D.要将图甲中位于视野左下方的保卫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9 .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之一,无论动物还是植物,其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图甲是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株生长过程中,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填图甲中字母)。植物在吸收水分时,无机盐溶解在水中,“搭着便车”进入植物体,通过___________(选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位,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2)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___________(填图乙中序号)散失到周围环境中,这是否对水资源造成了浪费?为什么?___________
(3)植物体吸收的水分,还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步骤】
a.把盆栽的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用小刀沿如图丙中线条所示方向切断叶片的叶脉,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c.几小时后,摘下叶片;
d.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e.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上滴加碘液;f。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的变化。
【讨论】
①把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该实验是否设置了对照?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为什么?___________
③若不再增加其他器具和材料,现有材料还能用来探究___________
(4)植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搭着便车”进入了植物各个部位。你认为无机盐对植物体有什么作用呢?请举例说明___________
10 . 生物体或细胞的某些功能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如图,甲是蚕豆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乙表示蚕豆叶肉细胞中的某些生理过程,丙为蚕豆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属于输导组织的是____(填序号),属于薄壁组织的是____(填序号)。
(2)图乙中a过程表示____作用,其进行的场所是图丙中的[   ]____,在图甲中,该结构主要分布在____细胞中。
(3)图乙中b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图丙中的[   ]____。b过程需要吸收大气中的____,在将有机物中的碳转化成二氧化碳的同时还会释放____,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2020-10-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句容市崇明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