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在明亮的生物实验室内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如图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预测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
(2)若要进一步探究植物的___作用,则需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塑料袋(如乙图)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将乙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现象是___
(3)植物体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生理过程),进而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2024-02-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提高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A、B、C、D、E五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生长期、长势大小相同的萝卜幼苗,白天温室内的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且夜间每个温室温度控制一样)。回答下列问题:
温室ABCDE
光照适宜光照适宜光照适宜光照弱光照弱光照
温度25℃25℃10℃25℃10℃
二氧化碳浓度0.03%0.1%0.1%0.1%0.03%
(1)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两个温室进行对照实验。
(2)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两个温室进行对照实验。
(3)上述5个温室中,萝卜幼苗生长速度最快的是___温室中的萝卜幼苗,原因是___
(4)待温室中萝卜成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收获并将一部分萝卜加以储存,由于储存时间较长,萝卜出现了“空心”现象,其原因是___
3 . 如图一表示探究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某些生命活动的实验设计,图二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三表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两项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一中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透明塑料袋内壁上出现水珠,主要是水蒸气经图二中的[ 4 ]______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在塑料袋壁上冷凝而成。
(2)将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两面遮有黑纸片的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能够变蓝的部分是______(填字母)处。通过______(填字母)对照实验,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取天竺葵叶片制作临时切片时,需要用手捏紧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蘸取______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4)图三中甲、乙表示气体,则甲表示______,实验中常如何检测甲?_______
2024-02-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我们这学期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下面是与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有关的实验,根据所学内容,认真分析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甲装置来验证___作用,在实验的过程中叶片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
(2)乙装置可用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___
(3)丙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正常情况下,最后脱色、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该装置中的___(填“a”或“b”)叶片。
(4)若将丁装置放在有光的环境中,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有___产生。若实验成功,当打开导气管的开关,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处,可以看到带有火星的木条___
2024-02-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西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物试题
5 . 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小林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实验一:A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B瓶中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小林同学观察到A瓶中的蜡烛熄灭,而B瓶中的蜡烛不熄灭,这种现象可以证明萌发的种子通过呼吸作用吸收了瓶中的______
(2)实验二:小林同学设计的证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装置图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应该选用______的塑料袋。正确改进实验装置后,经过一段时间,用手挤压塑料袋,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
(3)实验三:小林同学先将C、D两装置放在______环境中一昼夜,目的是消耗叶片内原有的_______。再将两装置放在光下两小时,每个装置中分别摘取一叶片,经_____脱色处理后,叶片变成黄白色,再用清水漂洗叶片,然后滴加_____染色,观察到。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
2024-02-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智育联盟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在现代化农场的玻璃温室内,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温度、光照、水分、二氧化碳、无机盐等。图中①和②表示进出叶片的两种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植物根尖的______是吸收水分的最主要部位,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
(2)如图,夜晚叶片释放的气体①是______
(3)二氧化碳传感器可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夏季晴朗的一天,上午8:00-11:00,温室内氧气的含量______;夜间温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原因是______
(4)为探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温室条件下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将温室中生长状态一致的甲植物均分成5组,光照适宜,用每天中午12:30监测到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相对值)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实验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结果

光合作用速率

11.1

15.1

22.1

23.7

20.7

据表推测:
①实验1、2、3的自变量是______;要分析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应比较第______组的实验结果。
②中午时,对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
2024-02-1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温室大棚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延长植物的种植时间,增加产量。生物小组的同学走进城郊草莓大棚,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1)通过实地调查,同学们记录了大棚工作人员培育草莓的具体措施。
Ⅰ.人工补光,从天黑开始连续进行5~6小时。
Ⅱ.适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适时施肥,并结合浇水进行。
Ⅲ.通过打开、盖住大棚上的草帘以及开闭通风口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控制昼夜温差。
Ⅳ.及时摘除病弱残叶以及部分花与幼果。
①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可被叶绿体中的_____所吸收,人工补光能够延长光照时间,促进光合作用。
②草莓生长需要的主要无机盐为_____(选项:A.氮、镁、铁;B.氮、磷、钾;C.铁、钙、锌),它们溶解在水中后才能够被植物吸收,进而在植物体内运输。
③控制昼夜温差能够提高草莓的产量,原因是白天温度高有利于_____作用进行,晚上降低温度能够减慢_____作用速率,避免_____被大量分解消耗。
④草莓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由_____(填器官名称)合成后,通过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而来的。及时摘除部分花与幼果能够使光合产物更多的集中到保留下的果实中,提高单果重量。
(2)生物小组的同学进一步探究了土壤含水量对草莓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本实验以_____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由实验结果可知,既有利于提高产量又节水的土壤含水量为_____

(3)除上述调查记录单中提到的方法,请你再提出一条提高草莓产量的措施_____
2024-02-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8 . 认真分析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___此装置必须放在___的环境中。
(2)实验前乙装置中的试管内盛有___
(3)丙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___
(4)丁装置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该怎样改进?___
2024-02-1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9 .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呼吸作用的实质进行探究,请根据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所示的实验,首先将阀门关闭,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后,往瓶中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会________,这说明种子呼吸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为了使图1实验更加具有说服力,还应设置________实验,可将等量的菜豆种子进行_________处理,其他条件均相同。
(3)图2中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蜡烛在两瓶中的燃烧情况。甲瓶中蜡烛立即熄灭,因为种子呼吸时消耗了瓶内的________
(4)图3中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并分别插入温度计。一段时间后,温度明显升高的是________,说明种子呼吸时释放出________。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完成时,甲瓶种子中有机物的含量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如果将甲装置中的菜豆种子换成生长旺盛的绿色植株,整个装置还应进行_______处理,防止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10 . 为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新鲜的和用沸水烫2至3分钟以后的同一种蔬菜各100克分别装入两个不漏气的大小相同的黑色塑料瓶中,插入软管后封紧瓶口,并用止水夹夹紧软管,分别标注为A组和B组。
②三个小时后,分别将A组和B组的软管插入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锥形瓶中,移开止水夹,轻轻地挤压塑料瓶,将瓶中的气体挤入石灰水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发现A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组澄清石灰水变化不明显。

请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沸水烫后蔬菜”的塑料瓶,是为了与“新鲜蔬菜”的塑料瓶形成___实验。
(2)实验中使用不透光黑色塑料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植物利用___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___,对实验产生干扰。
(3)A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组澄清石灰水变化不明显,根据实验可以判断出___瓶装入的是新鲜蔬菜,这也能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___
2024-02-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