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3 道试题
1 . 2023年,中国航天再创辉煌。10月26日19时3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天宫”空间站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入了新的阶段。我国航天员在太空的食品也丰富多彩,除有种类繁多的鱼、肉类罐头、面包等外,还有中式菜品,如鱼香肉丝、宫爆鸡丁等,还能吃上大虾等海鲜,比西餐更加色香味美。
图1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2的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程度,字母表示消化器官。请分析回答:

(1)肉丝、鸡丁、大虾等富含蛋白质,该营养物质在图Ⅰ消化道的______内进行化学性消化(填代号),可以用图3中的______曲线来表示,最终被消化为______
(2)图2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       ]______,上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大大增加了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宇航员在太空也需要锻炼,其消耗的能量来源于丰富多彩的食物,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小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下表是“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得到的有关记录。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

2

2

2

水(毫升)

30

30

30

30

温度上升(℃)

2.2

1.4

3.1

1.3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推知,用于实验的四种食物中单位质量含热量最高的是______
②事实上,实验所测出的食物的热量与它的实际热量不相符,原因可能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一点)。
2 . 有些媒体报道“长黑斑的红薯会引起食物中毒”,但有老人家说:“黑斑红薯可以吃,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某初二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器材:未长黑斑的红薯,长黑斑的红薯,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
实验过程:
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
(2)甲组饲喂适量未长黑斑的红薯,乙组饲喂__(填等量或过量)长黑斑的红薯。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3)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长黑斑的红薯___(填“会”或“不会”)引起食物中毒。
②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则说明长黑斑的红薯__(填“会”或“不会”)引起食物中毒。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4)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
(5)在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一个因素外,其他因素都必须相同的一组实验,叫做__
(6)请指出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__
2023-12-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省实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3 . 米饭和馒头是我国餐桌上的主食,它们的淀粉含量略有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对主食的偏好不同,那么他们消化淀粉的能力是不是也有差异呢?

(1)细嚼馒头和米饭时会觉得有甜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馒头和米饭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参与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
(2)生物小组的同学对在校生的主食偏好进行了调查研究,将其分成米饭组、馒头组、以米饭和馒头为主食的混合组,分别测试三组受试者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检验方法及结果如上图所示。
①37℃水浴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
②向稀碘液中滴入混合液后,若颜色__________,说明此时试管中所有淀粉都被分解,即可完成检验,记录__________,求平均值。
③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三组受试者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从强到弱的排列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能否通过改变主食结构来增强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这一问题,你认为应该选择__________组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每日主食换为等量的__________,并保证其他饮食不变,四周后检验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023-12-0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某初中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对“食物”的研究有很大的兴趣,他们选取花生仁、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按如图甲实验装置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每种材料重复三次实验,记录并计算,数据如下表乙。
   
实验次数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千焦)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千焦)
19.5812.39
29.8513.86
39.7613.86

(1)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作出假设需要根据已有的__________来进行,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能量的多少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2)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量多少合适呢?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_______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将水量定为30毫升。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种实验材料都需设置_______
(3)根据表中数据,等质量核桃仁中含的能量_____(填“多于”“等于”“小于”)花生仁。小明查阅资料发现:1克花生仁储存的能量是25千焦,1克核桃仁储存的能量是32千焦。造成实测数据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1克花生仁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分别为9.58千焦、9.85千焦和9.76千焦,根据这三次的实验结果,取各实验结果的_______,所以确定最接近这粒花生仁含有能量真实值的数值是________千焦。人食用这些食物后,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2023-12-03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题
5 . 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诱发因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可有效减少人体脂肪的过量堆积。魔芋富含膳食纤维,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研究人员探究了魔芋膳食纤维对脂肪消化的影响。
①配制浓度分别为0、0.1%、0.3%、0.5%的四组魔芋膳食纤维溶液各100mL。
②向各组溶液中分别加入5mL玉米油,混合均匀,制成四组混合液。
③从四组混合液中各取30mL分别加入4个烧杯,按魔芋膳食纤维的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标记为A、B、C、D组。
④向各组分别加入20mL人工肠消化液,充分搅拌。37℃下反应2小时,每隔20分钟测量脂肪酸(脂肪分解的产物之一)相对含量。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结果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脂肪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__中被消化。该器官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______,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2)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魔芋膳食纤维能抑制脂肪的分解。请分析得出此实验结论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魔芋膳食纤维能抑制脂肪的分解?研究人员作出假设:魔芋膳食纤维可以使分散的脂肪微粒聚集,减少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接着,他们测量了上述实验完成时每组烧杯中脂肪微粒的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推测,魔芋膳食纤维可能与人体的______(填消化液名称)的作用效果相反。
2023-11-2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6 . 一些媒体报道“吃长黑斑的红薯会引起食物中毒”,但有的人说:“长黑斑的红薯可以吃,是安全的”。吃长黑斑的红薯是否安全呢?某生物小组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该探究实验
【实验器材】未长黑斑的红薯、长黑斑的红薯、小白鼠若干、两个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1)于甲、乙铁笼中。
②甲组饲喂适量未长黑斑的红薯,乙组饲喂__________(选填“等量”或“过量”)长黑斑的红薯。
③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2)若__________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较差甚至死亡,则说明吃长黑斑的红薯会引起食物中毒。若_____________,则说明吃长黑斑的红薯不会引起食物中毒。
【交流和反思】
(3)该生物小组每组只选取了一只小白鼠进行实验,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因为_________________
7 . 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咀嚼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容易下咽。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育英中学的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12345
馒头碎屑或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
是否搅拌搅拌搅拌A搅拌搅拌
水浴温度37℃0℃100℃
加入碘液适量
(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处的处理方法是___;观察到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填“变蓝”或“不变蓝”),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填“变蓝”或“不变蓝”)。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
(4)2号试管和4号试管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是因为___
2023-11-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他们根据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的原理来测定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准备测定的食物是花生仁、核桃仁。实验装置设计如图所示,请你帮助他们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食物量水量水温的变化每克含有热量
花生仁0.5克50毫升升高16.5℃6930焦
核桃仁0.5克50毫升升高19.0℃?

(1)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每克核桃仁含有____焦的热量。
(2)实际上食物全部燃烧产生的热量比上述热量____(填多或少)。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下列食物中,不适合作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
A.花生种子B.鲜西红柿C.马铃薯片D.核桃仁

(4)实验结论,相同质量的________(填“花生仁”或核桃仁”)所含的能量更多。
(5)通过探究发现,设置______,求平均值能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2023-11-0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重点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加入馒头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号试管进行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水浴温度保持在3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加入碘液”步骤放在“保温”前,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数量

(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
( g/只)

2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 0.3%微塑料 A 的普通饲料 8g/只,连续 27 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 A 的普通饲料 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________(升高或下降)。
(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2023-10-16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民办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