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B.开发清洁能源
C.逐步放弃燃煤发电D.露天焚烧玉米秸秆
2 . 下列对生物实验或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叶片局部遮盖黑纸形成对照
B.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时,必须要先进行实地调查
C.观察酵母菌时,制成临时装片,滴加碘液后进行观察
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应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
2022-05-09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3 . 下列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
A.推广建设沼气池,以减少牲畜粪便的污染
B.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
C.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以减轻害虫的危害
D.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4 . 雾霾天气是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时候形成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并在空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请结合课本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回答下列问题。
(1)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直接进入肺。PM2.5到达肺部的途径为: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PM2.5与汽车尾气排放的关系,选择了学校的教室、操场、公园小树林作为研究地点,你认为还应该选择什么地点进行研究?________________
(3)采集的粒子太小,计数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由于尘埃数太多,计数困难,一般采用___________法进行抽样检测,按照这个方法,将计数的格子(下图)涂上阴影_________________,计数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止预算结果出现偶然性因素造成的误差,应该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人类的活动,因此,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酸雨(pH<5.6的雨雪,pH指溶液的酸碱度)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工业生产、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排放的酸性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为探究酸雨的危害,某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①配制pH为3、4、5、6的4组溶液,作为实验组以模拟酸雨;同时设置pH为7的对照组;
②选取生理状态相似的斑马鱼25条,测量呼吸频率;
③每组随机放入5条斑马鱼,每隔2分钟测1次呼吸频率。
④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模拟酸雨对斑马鱼呼吸频率影响统计图
(注:溶液的pH=7时,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请回答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每组随机放入5条斑马鱼”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实验数据处理时,要取每组溶液中5条斑马鱼呼吸频率的__________值。
(4)分析图表可知,模拟酸雨对斑马鱼呼吸频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
(5)请提出一条减少酸雨危害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
2022-03-09更新 | 71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却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衣藻是一种植物,不能运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如果在显微镜下只观察到一个细胞,就可以断定它是单细胞生物
C.草履虫的表膜同时具有气体交换、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D.如果水体中氮磷过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在淡水中称作赤潮,危害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
2022-03-07更新 | 84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A.人工降雨B.植树造林
C.过滤空气D.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2022-03-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与此无关的是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B.开发风能、太阳能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D.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9 .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调查发现,在浮游动物、沙蚕、贝类、鱼类以及大型鲸类等许多水生生物的肠道和组织中发现了微塑料,而且摄食微塑料的生物范围在不断地扩大,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小鼠数量饲喂方式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g/只)
20只数量多排列整齐7.34
20只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少排列散乱1.84
20只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0.12

(1)实验中甲组起作用______,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
(2)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它们体重增长值均______。但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变化不同,原因是______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请列出可行的措施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1-11-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2-13八年级上·广西桂林·期末
10 . 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ml的清水中2~3天;
②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③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④在4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ml、 100ml、 200ml、 400ml电池浸出液;
⑤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五条金鱼,定时喂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

50

100

200

400

金鱼成活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设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鱼缸的金鱼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实验时是否还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__。该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14更新 | 34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族镇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