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08 道试题
1 .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垃圾桶上有如下图所示的垃圾分类标志,垃圾分类已深入人心,并在全社会践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在研学旅行途中喝完的易拉罐金属瓶应该丢进___(填数字)垃圾桶中。
(2)其他垃圾一般都采取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处理。其中焚烧法是将垃圾高温焚烧,使其变为渣滓和灰烬,释放的热能可转换为电能加以利用,但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会导致___增强。
(3)为了探究细菌对厨余垃圾的分解作用,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选取混合均匀的相同厨余垃圾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其中A、B、C、D四组垃圾量相同,实验中所接种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相同。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只有A组的垃圾腐烂了。
实验步骤A组B组C组D组
将四组垃圾进行灭菌处理
分别滴加 的蒸馏水,使垃圾保持湿润将垃圾烘干
接种细菌后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不接种细菌并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接种细菌后放在-10℃的无菌条件下接种细菌后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
每日观察垃圾被分解的情况
①细菌是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实验中“接种”是将少量细菌转移到___上的过程。
②本实验共可以形成___组对照实验,则表中“?”处应填入___
③以“有无细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是___(填字母)。
④A组与C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论是___
今日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真题
2 . 镉可以诱导生物发生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进而破坏生物体内的免疫细胞并降低其免疫防御能力。科学家以转基因斑马鱼为实验对象,研究镉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

【实验步骤】
(一)收集受精后半小时内的健康的斑马鱼胚胎置于6个玻璃皿中,每皿100颗。
(二)分别用浓度为0,4.44,8.90,17.80,26.70,35.60μmol/L的6个镉溶液暴露处理胚胎。
(三)将镉暴露处理后的胚胎置于28.5℃光照培养箱中使其继续发育。发育至2,6,10,24hpf(小时)后,每组随机选择20颗胚胎,用显微镜观察胚胎发育情况,计算死亡率和畸形率。
结果如下,请回答下面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镉浓度为0μmol/L这一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实验步骤(三)中“发育至2,6,10,24hpf(小时)后,每组随机选择20颗胚胎”而不是一颗胚胎的目的____________
(3)分析图甲可知,相对于对照组,镉暴露处理后胚胎发育至2hpf时,死亡率变化____________(选填“不明显”或“明显”),而6,10,24hpf的胚胎在镉浓度高于____________μmol/L时其死亡率极显著增加。
(4)分析图乙可知,随着镉浓度的升高,斑马鱼胚胎的畸形率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镉对早期斑马鱼胚胎发育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_
(5)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铅、汞,镉等重金属,若没有处理好,最终影响人体健康。请分析其原因及对策?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3 . 植物修复是一种新兴的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科研人员以巨菌草为研究对象,选择 长势相近、健壮无病虫害的巨菌草幼苗50株,实验设置A~E 共5组,向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铜镉复合溶液,浓度分别为0mg/kg、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曲过观测土壤和根系的重金属含量及有机物的干重,研究巨菌草对铜镉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
实验一:探究铜镉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对巨菌草生长的影响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
(2)如图1所示,对照组巨菌草的根、叶有机物干重都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其他实验组的巨菌草,说明铜镉复合重金属_____巨菌草的正常生长。
实验二:探究巨菌草对铜镉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填的修复效果。在实验一基础上,科 研人员测定巨菌草的根样品和花盆土壤样品中的铜镉含量,结果如下。

表巨菌草对土壤的修复率

组别

铜修复率%

镉修复率%

A(0mg/kg)

B(50mg/kg)

5.61

14.31

C(100mg/kg)

18.28

16.85

D(150mg/kg)

33.46

37.40

E(200mg/kg)

23.38

25.40

注:土壤的修复率是体现巨菌草吸收重金属的重要依据,土壤修复率=(土壤修复前重全属含量-土壤修复后亚金属含量)/土壤修复前重金属含量。
(3)据图2,巨菌草的根系能够_____土壤中的重金属。
(4)分析表1可知,实验二的结论是:_____
(5)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说明生物和环境的关系:_____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八年级)
4 . 微塑料污染是备受关注的新型污染之一。研究人员选用多条大小、生长状况等均相同的幼鲫鱼,分组饲养在不同浓度微塑料水体中,在相同条件下养殖60 天后,记录体长及体重 的增长量,计算增幅平均值,结果如图。

下列叙过错误的是(  )
A.各组实验中饲养的鲫鱼数量应相同
B.浓度为0的一组在实验中是对照组
C.浓度高于0.06g/L时,鲫鱼体长不再增长
D.浓度越高对鲫鱼体重增幅的抑制作用越强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八年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资料一:对东寨港湿地生态系统的六种海桑属红树植物根系核心物种的分析表明,优势真菌通过降解有机物参与碳循环,对根系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重要作用,并赋予植物健康优势,包括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养分吸收。
资料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湿地中抗生素残留。在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下,病原菌易产生耐药性,研究发现,病原菌会以分泌化学信号来检测菌群密度和调控细菌的多种生理机能,从而适应周围环境变化,这种信息交流系统称为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因此,通过干扰或抑制细菌群体感应现象,就能在不杀死细菌的情况下降低细菌的致病性。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而红树林特殊的生态环境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微生物资源,科学家对84株分离自红树林底泥的海洋放线菌进行抗菌及抗群体感应活性筛选,结果显示,菌株HN2-56具有很强的抗群体感应活性及较强的抗菌活性。
(1)资料中涉及的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是影响红树生长和分布的__________因素。
(2)海桑属红树与其根系的真菌之间属于__________关系,真菌可为红树提供__________
(3)抗生素是某些__________产生的,其作用是__________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据资料可知,若不使用抗生素,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降低细菌的致病性。
(4)由资料可知,湿地生态系统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保护湿地我们应连怎样做?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6 . 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了大量“可燃冰”(一种清洁能源),燃烧后仅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和煤、石油一样,“可燃冰”中的甲烷也来源于古生物遗骸。科学家们还通过实验证明了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可燃冰”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B.温室效应对地球上生物生活都是有利的
C.“可燃冰”、石油和煤炭都是清洁能源
D.海底甲烷逸漏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生物(三)
7 . 2023年9月,中国国际碳中和主题博览会在北京举办,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能源替代、产业调整等方式,让排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实现正负相抵,最终达到“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       
A.开尾气不达标的汽车上路B.少使用一次性水杯
C.积极参加植树造林D.垃圾分类回收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8 .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下列不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是(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B.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C.植树造林绿化荒漠D.生态农业减污增产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9 . 2023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煤和石油中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为了探究常见城市绿化树清除大气中二氧化硫的能力,某研究团队测定了芒果、大叶榕、红花羊蹄甲三种植物的叶片对二氧化硫的清除率(以活性炭对二氧化硫的清除效果为对照),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类别叶片质量/g二氧化硫清除率/%
活性炭480
芒果4093
大叶榕4090
红花羊蹄甲4085
(注:通过实验测定,40g新鲜植物叶片的干物质量约相当于4g活性炭)
(1)该研究团队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2)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
(3)该研究团队在实验设计中每组还设置了重复组,主要目的是______
(4)分析上述实验数据:相比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植物通过自身代谢清除二氧化硫的效果更_______;叶片质量相同时,_______的叶片对二氧化硫的清除效果最好。
(5)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在城市绿化中选用可以吸附二氧化硫的植物,有利于降低城市酸雨的发生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除此之外,请你再提出一项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合理建议_______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电池是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物品,有人估算,我国每年消耗电池达数亿节。废电池中含有锰、汞、锌、铬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成分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或土壤污染,进而危害人类。“废电池会对生物的生存造成危害吗?”针对这一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取5个花盆,每个花盆栽培大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豆幼苗各 10株。
②将一节5号废电池破碎,取出内容物,将其均分成四份,分别放入盛有500 mL、300 mL、200 mL、100 mL 的清洁无污染河水中浸泡三天备用。
③每天定时向4个花盆中喷洒等量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向第5个花盆内喷洒等量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④每天记录各个花盆内幼苗植株的生长情况。各花盆幼苗植株株高(厘米)的平均值记录如下表所示。
喷洒液体
幼苗板
(厘米)
时间
加入 500 mL河水的废电池浸出液加入 300 mL河水的废电池浸出液加入200 mL河水的废电池浸出液加入100 mL河水的废电池浸出液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第 1 天5.15.15.15.15.1
第 2 天5.25.35.45.45.5
第 3 天5.25.35.55.76.1
第 4 天枯萎5.35.65.87.8
第 5 天枯死枯萎枯萎5.89.2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每个花盆只用1株大豆幼苗做实验就行了,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每天向每个花盆内喷洒等量的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目的是_______。将各个花盆放到室外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是为了______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由此告诫我们,废电池应进行回收并集中处理。生活中,废电池应投放到____(填“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或“有害垃圾”)垃圾桶内。
(5)随意丢弃废电池,废电池中的重金属会通过_____在生物体内逐渐积累,并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教育集团等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