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2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选取某鱼塘中五种不同的生物,对它们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和某些有毒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测定,其结果如左下表所示,下图是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以食物网的形式表示了五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
物组成
每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某种杀虫剂
A大鱼小鱼7896
B河蚌水蚤、小球藻2557
C小球藻/35
D小鱼水蚤、小球藻1031
E水蚤小球藻515

(1)由上图可知,这五种生物构成了___________条食物链。河蚌和水蚤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图中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该生物固定的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
(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由表可知,小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比大鱼体内的___________(填“多”或“少”)。
(4)研究表明,甲基汞对人类的危害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环境中任何形态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日常使用的不少电池中含有汞,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3-01-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三)生物试题
2 . 2022年3月24日,最新一期的学术期刊《国际环境》上发表的文章显示,来自荷兰的科学研究团队首次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因为血液在人的全身流通,并且将我们的器官连接起来,也可能就意味着,人体的器官已经受到微塑料的侵害,或者遍布了全身,这再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每日饲喂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关于其饲喂方式,表格中的“?”处应填写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乙组体重增长,而丙组体重______
(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数量多、排列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
a.使用塑料制品替代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2022-05-03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实验探究:海洋微塑料是海洋垃圾的一种特殊形态,通常是指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颗粒,可以通过海洋生物传递,最终进入人体肠道、血液甚至肝脏等,危害人类健康。为了研究海洋微塑料对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危害,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如下科学实验,下表是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
组别小鼠数量饲喂方式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平均增长值(g/只)
A15只每天喂含5%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基本消失-0.12
B15只每天喂含0.5%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数量少,排列散乱1.84
C15只数量多,排列整齐7.34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C组的饲喂方式应为每天喂_______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该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2)由上述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知,与C组比较,A、B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会影响小鼠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导致它们的体重增长值______(填“增加”或“减少”)。A、B两组比较,小鼠体重增长值不同,是因为每天饲喂的普通饲料中海洋微塑料的______不同。
(3)为减少微塑料垃圾的产生及对人体的危害,请列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________
2023-07-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海洋微塑料是海洋垃圾的一种特殊形态,通常是指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颗粒,包括碎片、薄膜、纤维等。由于微塑料体积小,部分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对海洋生态环境有很大危害,因此也披称为“海洋中的M2.5”。海洋微塑料不仅存在于海洋,还可以通过海洋生物传递,最终进入人体肠道、血液甚至肝脏等,危害人类健康。为了研究海洋微塑料对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危害,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如下科学实验,下表是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

组别

小鼠数量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平均增长值(g/只)

A

15只

每天喂含5%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

基本消失

-0.12

B

5只

每天喂含0.5%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C

15只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微塑料可通过捕食关系沿______运输和传递,最终进入人体肠道。
(3)C组的饲喂方式应为每天喂______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该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4)由上述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知,与C组比较,A、B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由此会影响小鼠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导致它们的体重增长值______(填“减少”或“增加”)。A、B两组比较,小鼠体重增长值不同,是因为每天饲喂的普通饲料中微塑料的______不同。
(5)请你修改本实验中不足的地方:______
(6)环境保护是一项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需要大家的共同关心和自觉参与。为减少微塑料垃圾的产生及对人体的危害,请列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_____
2023-06-01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八年级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海洋微塑料是海洋垃圾的一种特殊形态,通常是指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颗粒,包括碎片、薄膜、纤维等。由于微塑料体积小,部分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对海洋生态环境有很大危害,因此也披称为“海洋中的PM2.5”。海洋微塑料不仅存在于海洋,还可以通过海洋生物传递,最终进入人体肠道、血液甚至肝脏等,危害人类健康。为了研究海洋微塑料对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危害,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如下科学实验,下表是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

组别

小鼠数量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平均增长值(g/只)

A

15只

每天喂含5%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

基本消失

-0.12

B

5只

每天喂含0.5%海洋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C

15只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
(2)C组的饲喂方式应为_________。该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3)由上述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知,与C组比较, A、B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由此会影响小鼠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导致它们的体重增长值_________(填“减少”或“增加”)。A、B两组比较,小鼠体重增长值不同,是因为每天饲喂的普通饲料中微塑料的_________不同。
(4)请你修改本实验中不足的地方:_________
(5)环境保护是一项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需要大家的共同关心和自觉参与。为减少微塑料垃圾的产生及对人体的危害,请列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________
2023-07-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科学调查表明,一颗钮扣电池随意丢弃到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我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据了解,我国生产的电池有96%为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其主要成份为镉、汞、锌,锰等重金属。废电池无论埋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份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实验过程: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②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③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④把配制好的不同浓度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其结果如下表:
组别灌胃液体镉浓用量实验小鼠数量48小时死亡率
A0mg/mL1mL10只0
B0.01mg/mL1mL10只10%
C0.02mg/mL1mL10只20%
D0.03mg/mL1mL10只30%
E0.04mg/mL1ml10只40%
实验分析:
(1)设置A组的目的是为了设置______,ABCDE组各用10只小鼠实验而不是1只,原因是______
(2)实验中所用的50只小鼠的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均相同的目的是_____
(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你通过学习生物学,知道镉通过_____仍会在生物体内堆积,人如果食用了这类鸡,最终也对人体造成危害。
实验结论: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_________
实验启示:
(5)防止镉污染,你应该怎么做?_______
2024-05-22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垃圾桶上有如下图所示的垃圾分类标志,垃圾分类已深入人心,并在全社会践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在研学旅行途中喝完的易拉罐金属瓶应该丢进___(填数字)垃圾桶中。
(2)其他垃圾一般都采取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处理。其中焚烧法是将垃圾高温焚烧,使其变为渣滓和灰烬,释放的热能可转换为电能加以利用,但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会导致___增强。
(3)为了探究细菌对厨余垃圾的分解作用,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选取混合均匀的相同厨余垃圾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其中A、B、C、D四组垃圾量相同,实验中所接种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相同。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只有A组的垃圾腐烂了。
实验步骤A组B组C组D组
将四组垃圾进行灭菌处理
分别滴加 的蒸馏水,使垃圾保持湿润将垃圾烘干
接种细菌后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不接种细菌并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接种细菌后放在-10℃的无菌条件下接种细菌后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
每日观察垃圾被分解的情况
①细菌是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实验中“接种”是将少量细菌转移到___上的过程。
②本实验共可以形成___组对照实验,则表中“?”处应填入___
③以“有无细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是___(填字母)。
④A组与C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论是___
今日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真题
8 . 工业废水里富含重金属镉。当工业废水排到河水里或田地里时,农作物就会受到污染。我们吃下受污染的农作物,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镉污染及其防治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为了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②取50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③把小鼠随机分成5组,并编号A、B、C、D、E;
④把配制好的不同浓度镉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进行实验培养。
其操作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灌胃液镉浓度灌胃液体用量实验小鼠数量48h死亡率
A0 mg/mL1ml10只0
B0.015mg/mL1ml10只10%
C0.025mg/mL1ml10只25%
D0.035mg/mL1ml10只38%
E0.045mg/mL1ml10只46%
请分析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50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需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这是为了________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________,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________
(4)有人怕浪费粮食,用“镉大米”喂鸡,这种做法对吗?
(5)人类活动既可以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请你说说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9 . 某环保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如下表)
实验编号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加满江红的数量放同样小鱼的数目小鱼存活的时间
A500毫升不加不加10条10天
B500毫升1节5号不加10条3天
C500毫升1节7号不加10条5天
D500毫升1节5号10克10条6天
结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1)表中B、D两组对照,变量是___,可得出的实验结论___
(2)表中设计A组的目的是___
(3)实验设计中加入10条小鱼,而不是1条,原因是___
(4)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___(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
2024-01-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酸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破坏生态系统。正常雨水的pH不小于5.6,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pH越小酸性越强。为探究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配制pH分别为5.6、4.5、2.5的三种溶液模拟酸雨;
步骤二:取四个培养皿编号甲、乙、丙、丁,分别在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各放入100粒大小和活力相同的玉米种子;
步骤三:每天定时向四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适量且等量的溶液:甲组蒸馏水,乙、丙、丁组pH分别为5.6、4.5、2.5的溶液;
步骤四:观察并记录玉米种子的萌发情况。共重复实验5次,结果如下表(表中萌发率为5次实验的平均值)。
组别
处理方式蒸馏水pH=5.6溶液pH=4.5溶液pH=2.5溶液
萌发种子数量100797564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_
(2)若甲、乙两组作对照,则变量是________
(3)如果只做一次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可靠,原因是________,因此才要进行_______
(4)该实验中为什么要选择大小活力相同的100颗玉米种子?____________
(5)根据上表,丙组种子的萌发率为_______
(6)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酸雨的pH越______,种子的萌发率越低。
2023-08-2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那曲市双湖县等四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