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5 道试题
1 . 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了大量“可燃冰”(一种清洁能源),燃烧后仅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和煤、石油一样,“可燃冰”中的甲烷也来源于古生物遗骸。科学家们还通过实验证明了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可燃冰”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B.温室效应对地球上生物生活都是有利的
C.“可燃冰”、石油和煤炭都是清洁能源
D.海底甲烷逸漏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昨日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生物(三)
2 . 低碳生活:
资料一:2023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1%,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4.1%。我国设立首批国家公园,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9000多处。我国要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资料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
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_,释放出_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了维持大气中_________的相对平衡。
(2)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_________循环,该循环的主要的动力是_________
(3)你如何践行“低碳生活”?写出一条和大家分享___________
2024-06-1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2月28日,日本开始排放第四批福岛核污水,排放量与前三次大致相同,仍为7800吨左右。日本的核污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物质,若这些物质未经有效处理排入海洋,会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巨大影响。放射性物质会干扰海藻的光合作用,降低其光合效率,从而影响海藻的生长和繁殖,甚至导致海藻大规模死亡。此外,以海藻为食的鱼类会因放射性物质的累积而产生变异,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鱼类,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可能会对DNA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对海藻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甚至整个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因此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日本的内部问题,也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国际问题。
(1)材料中提到的生态系统类型是____________
(2)放射性物质会干扰海藻的光合作用,从而使海藻释放的____________大大减少。
(3)根据资料内容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因此,核污水排入海后,放射性物质通过____________不断积累,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4)日本核污水排海后,会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作为地球上的一员,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________________
2024-06-1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3-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生物试题
4 . 下列实验或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名称(活动)

实验用品

实验目的

A

种子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检验二氧化碳

B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食醋和清水

配制模拟酸雨

C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酒精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D

观察草履虫

棉花纤维

帮助草履虫快速运动,便于观察

A.AB.BC.CD.D
2024-05-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空气中PM2.5浓度年均值不应高于10微克/平方米。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同学们在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如下柱状图,请分析: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车流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最大)

中午(车流最小)

下午时段(车流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2组

20

86

41

99

(1)在该探究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PM2.5浓度最高的时段是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5)___________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空气变得温暖、湿润和___________。但这种处理能力是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
2024-05-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塞博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由此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含有氮、磷等元素的物质大量进入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等浮游植物迅速繁殖,最终导致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据调查,水体中过量的含氮、磷等物质主要来自未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机垃圾以及农业上施用的化肥。其中氮的最大来源是农施化肥,磷则更多地来自生活污水(很多洗涤剂含磷)。
(1)为探索治理污水的方法,科研人员开始研究用大型水生植物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富营养化的水体。为筛选出两种净水效果最好的水生植物,科研人员选取五种常见的大型水生植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取5个大小相同的塑料桶,加入足够的等量人工配制的富营养化污水。
步骤2:取同等质量的五种水生植物分别置于塑料桶内进行水培,其他管理措施完全相同。
步骤3: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20天后测定水体总氮、总磷(总氮表示水体中含氮总量;总磷表示水体中含磷总量)平均浓度,结果如下表:

检测指标

植物种类

初始浓度

凤眼莲

水生美人蕉

风车草

金鱼藻

花叶芦竹

总氮(mg/L)

8.08

0.3

0.11

1.0

0.9

2.8

总磷(mg/L)

2.83

0.6

0.3

0.7

2.4

1.6

①利用水生植物能够净化富营养化的水体,其原理是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体中的________
②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的目的是________
③分析数据可知,符合要求的两种植物是________
(2)科研人员将污水引入栽培了上述两种植物的实验池。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对实验池中的水质进行了检测,并与国家排放标准进行对比,结果如下图所示。处理后的污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排入自然水域。

(3)近年来,科研人员尝试采用“生物操纵”的方法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例如某地利用此方法改善了一个人工湖泊(平均水深7米)的水质。在湖中每年投放食肉类鱼种(如狗鱼)去吞食吃浮游动物的小鱼,几年之后这种小鱼显著减少,而浮游动物(如水蚤)增加了,从而使作为其食物的浮游植物大量减少,整个水体的透明度随之提高,水质明显改善。可见,“生物操纵”的实质就是通过食物链来维持湖泊的生态平衡。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
(4)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根本措施。请你提出一条在生产、生活中减少水污染的具体措施:________
2024-05-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2021年全国两会,“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①~④”表示生理或化学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作答: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会造成______,使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
(2)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植物的[   ______,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______。此外植树造林还能涵养水源,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主要是因为植物的______增加了大气的湿度。
(3)“碳中和”作为一种新的环保要求,必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活和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为响应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______(至少写出2条)。
2024-05-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禹城市李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无机环境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者,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到环境中;____属于生产者。
(2)鹰属于第____营养级。
(3)图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有____(填字母)。
(4)___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它们将生态系统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5)该农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我调节能力小,原因是____
(6)为了尽快实现“碳中和”的奋斗目标,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该怎么做?____(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两个方面各答一点)。
(7)草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可以通过其细胞结构中的____进行____制造有机物,供给自身和其他生物利用。
2024-04-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近期发现许多地区白色垃圾泛滥,严重威胁土壤安全。为明确白色垃圾的危害,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无影响”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栽种盆分为A、B两组,在A组盆中放入普通土壤,B组盆中放入加若干塑料袋碎块的等量普通土壤。
第二步:将4粒大小相同且饱满的四季豆种子平均种在A、B两组盆中,定时等量浇水,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第三步: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定期测量A、B两组植株的高度(单位:厘米),计算各组平均值,数据如下:

实验组别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A组

3

6

8

12

14.2

B组

2.2

4.1

4.6

8

10

请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中A、B两组形成_____________关系,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2)若你为该小组指导教师,请指出本实验在设计上的不足并写出改进方案,不足之处:____;改进方案:______
(3)实验中计算平均值是为了____________
(4)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5)生活中产生的白色垃圾,应该投放到下列________垃圾箱中。
A.厨余垃圾B.可回收物C.其他垃圾D.有害垃圾
2024-04-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海龟的性别决定与温度有关,当孵化温度为25-29℃时,海龟发育为雄性,当孵化温度为30-33℃时,海归发育为雌性。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海龟性别失调。
资料2:2023年8月24日,日本开始往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核污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可能通过食物链或物质循环进入人类或其它生物体内,可能对DNA产生影响,造成基因损害。
(1)海龟的性别受孵化温度影响,这种由温度引起的变异____(填“能”或“不能”)传递给下一代。
(2)放射性物质可能影响人类的DNA,造成基因损害。由此导致遗传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变异属于____。(填“可遗传的变异”或“不遗传的变异”)
(3)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你以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24-04-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富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