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8 道试题
1 . 科技改变生活,请阅读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高位截瘫患者是脊髓在较高水平位上受到损坏或病变,会出现尿失禁现象;患者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会影响到消化功能,且肌肉萎缩的风险很高;由于疾病原因会引起肋骨间肌肉偏弱,所以呼吸道的分泌物没有办法正常排出,容易引起肺部感染等。
资料二:四肢瘫痪14年的患者杨先生,接受了我国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植入手术。术后杨先生通过脑信号来控制机械手套,在瘫痪后第一次自己拿起水瓶喝水。这一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望为改善瘫痪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曙光。

(1)高位截瘫患者可以排尿,说明脊髓的______功能正常,但是尿失禁是因为损坏了图一的路径______(填数字),无法将膀胱充盈的信号通知大脑,大脑也无法有效地控制排尿行为。
(2)患者有时会进行静脉注射营养液以维持肌肉细胞功能,营养液会沿着图二中的血液循环流动,最先到达他心脏四腔中的______
(3)患者往外咳痰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______状态。截瘫病人肋间肌力弱,经常无法将痰咳出体外,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细菌感染。
(4)杨先生的机械手套由若干部件组成,脑信号可以指挥它动起来,从而实现手的被动运动。手套部件与部件的连接处能灵活摆动,相当于人体运动系统中的______,此器官在人的运动中呈现的特点是:______
(5)人体的很多生理过程是在毛细血管处完成的。图二中[⑨]处完成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该过程的原理是______;肺泡数目极多,肺泡壁仅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体现了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7日内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的区别:
Ⅰ、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不同。酒驾: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醉驾: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
Ⅱ、处罚力度不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请结合如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交警在某次安全行车检查中,检测到某驾驶员1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0.009克,那么,该驾驶员属于______(填“酒驾”或“醉驾”)。
(2)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立刻缩手,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请用甲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_
(3)对醉酒者可采用吹气实验检测醉驾程度。醉酒者吹气时,膈肌和肋间肌的状态是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吹气结束的瞬间,醉酒者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相比,肺内气压______大气压。
(4)酒驾者血液中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心脏中的[   ]______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天弘大联考中招三模生物试题
3 . 下图是人体部分器官血液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血管,①-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每天,我们的肺与外界环境进行约2万次气体交换,人体所需的氧气从外界进入血液,心脏有节奏地搏动约10万次,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约15%输送给脑,约20%输送给肾脏。同时,心肌细胞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输入,产生的代谢废物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最终排出体外。

(1)人体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外界空气进入肺,氧气通过______进入血液,含氧多的动脉血通过血管a流回心脏,a是______
(2)人脑包含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通过胞体和______与成千上万的其他神经元相连接。神经元从血液中获得的氧气和糖类,在细胞内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______,用于完成脑的记忆、思考等活动。
(3)人体全身血液都需要经过肾脏处理,因此肾脏的平均血流量比其他器官都多,血液流经肾脏产生尿液要经过____________两个过程。
(4)冠脉循环是体循环的一部分,血液由心脏的[       ]______泵出,流经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时,为心肌细胞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冠状动脉阻塞会导致心肌损伤或坏死。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硬化或管腔变窄,医生通常会让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该药物能抑制血细胞中与凝血有关的______的聚集,预防血管阻塞。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也是健康中N2030行动计划中重点防治的疾病。患者通常伴有气管和支气管黏液分泌多、纤毛功能失调等病变,从而导致呼吸道管腔内狭窄,气流受阻,肺泡异常,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排痰、呼吸困难、气喘乏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指出:吸烟、空气污染、工业粉尘、生物燃料烟雾、感染等都是诱发或加剧慢阻肺的重要环境因素。
(1)当环境中的烟气、粉尘、病菌等污染物随空气进入呼吸道时,患者呼吸道上皮受到刺激和侵害,气管和______分泌的黏液增多,通过______的不断摆动,形成的痰被送到咽部,患者出现不断咳嗽排痰的症状。
(2)慢阻肺患者呼吸道黏液增多,使管腔狭窄,阻碍了肺与______的气体交换,导致呼吸运动困难。
(3)慢阻肺患者的肺泡异常,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影响肺泡与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进而使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所需的______供应不足,于是出现气喘乏力的症状。
(4)资料中画线部分启发我们在生活中应当______(合理即可)。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淮阳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心搏骤停威胁人的生命,室颤是其中的一个诱因。室颤是指心室壁的心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颤动。及时除颤对挽救生命极其重要,除颤越早,救助成功率越高,所以有急救“黄金四分钟”的说法。
现实情况下,专业急救人员很难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此刻我们可作为临时急救人员,8实施紧急救助。在一些城市的地铁车站、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设有自动体外除额仪(AED)。如果能正确使用AED并结合心肺复苏术 (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者交替进行),抢救成功率远高于单独实施心肺复苏。若现场没有AED,仍需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这是非常必要的。急救操作和使用AED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急救设备是挽救生命的利器,北京市计划到2022年底实现所有轨道交通车站AED设备全覆盖。每个人都了解急救知识并积极参与急救才能织就更大的生命保护网。
(1)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时血液进入__________(填血管类型),通过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运输充足的________和营养物质,供细胞利用。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会_______
(2)发生室颤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脑部供血严重不足,导致位于_______的呼吸中枢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枢逐渐停止工作,危及人的生命。
(3)根据文中操作方法,使用AED时,两个电极片应分别贴在图所示的_______(填序号)位置。无论是否需要AED除颤,都需要对患者持续进行__________步骤5中在人工呼吸前要清除患者口鼻内的异物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者获取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______利用。

(4)认识和使用AED 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请提出一条帮助公众了解AED知识的可行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BMI指数简称体质指数,是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我国13岁青少年中,男性BMI≥25.7,女性BM≥25.6,属于肥胖。肥胖症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合理膳食和体育运动能有效预防肥胖。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每天均衡摄入适量的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肉、鱼蛋奶和豆类食物,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青少年每天摄入的能量约1800~2000卡路里。下表是青少年小明某一天的用餐信息:
食物奶茶薯条面包米饭炸鸡火腿
热量/kcal900300280240896300
类别高糖饮料谷薯类肉类
资料二:研究表明,适当运动不仅能预防肥胖,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下表为各种活动方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表示体内物质消耗量)。
活动方式打篮球慢跑静坐睡眠踢足球散步
耗氧量(L/h)90120251411560
资料三:据报道,一男孩因用餐后立刻剧烈运动,出现了急性肠梗阻,导致小肠部分坏死。主治医师指出,饭后立刻进行剧烈运动会给人体消化系统造成负担,严重时会出现生命危险。
(1)小明今年13岁,BMI=29.2,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肥胖。根据资料一,小明摄入的主要是高糖饮料、谷薯类和肉类等富含___、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导致其一天的热量摄入___(填“过少”、“正常”或“过多”)。根据膳食指南,他还缺少鱼蛋奶、豆类和___类食物。
(2)运动时若体内糖类不足,___将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被消耗,所以适量运动有助于减肥。资料二中,最佳的减肥活动方式是___
(3)跑步时,呼吸频率加快,吸入的氧气通过___作用从肺泡进入血液,再经血液循环输送到下肢肌肉:肌肉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通过___的形式从皮肤的___排出。
(4)根据资料三,请提出一条关于餐后运动的科学建议:___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青春期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意识的重要时期,请结合以下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缺铁性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等是导致学生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对发育成长中的青少年健康危害很大。由于青少年时期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弱,与成人相比吸烟的危害更大。
材料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血管健康的四大基石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跑步是常见的运动方式,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减肥塑形,强身健体。

(1)按时吃早餐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根据下列提供的食品,请你搭配一份既健康又营养均衡的早餐(用字母表示):_____。
A.面包
B.泡面
C.豆浆
D.可乐
E.炸薯条
F.鸡蛋
G.炒芹菜

(2)某同学经常牙龈出血,应建议他多吃图甲“平衡膳食宝塔”中第_____层的食物。
(3)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孕妇若吸入二手烟,会损害胎儿的健康,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母体→__________→胎儿的途径进入胎儿体内。(填字母)
A.胎盘   B.卵巢   C.脐带   D.羊水
(4)图乙和图丙表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根据两幅图曲线反应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判断,图_____能表示此人在跑步时的呼吸情况。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材料一:阳光从树叶的空隙中洒下,照在了我的脚下。一点点、一片片,随着微风吹动着树叶,而变换、跳动着。我张大嘴,深深地吸了一口,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宁静替代了烦躁。
材料二:我们在经历了30多年几乎不加节制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后,刚刚摆脱了贫困、过上点好日子,不想却无福消受,得到的是严重的新问题。并且这些新问题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撕裂着经济繁荣的表象,报之以“伸手不见五指”的“千里雾霾”,果不其然的是,历史以其惊人的相似性将悲剧在中国重演,那就是,每一个世界工厂背后都有一个雾霾的国度,这是现代化之痛。
(1)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___减少了,___增多了。
(2)雾霾的空气质量差,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在减弱呼吸系统的___交换功能。
(3)根治雾霾的气候,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你的行动是___
(4)在呼吸道传染病爆发时,___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肺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构成肺泡的上皮细胞主要有两种——扁平的Ⅰ型细胞和立方体状的Ⅱ型细胞。其中,Ⅰ型细胞主要行使气体交换功能;Ⅱ型细胞除了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同时还是成年肺泡的上皮干细胞,肺泡受损后可以增殖、分化为Ⅰ型细胞,从而让肺泡再生。图甲为肺泡形成示意图。
资料二:人体的肾脏是个惊奇的器官,它每天24小时可以不停地工作。一个成年人的肾脏每天需要滤过大约2000升血液,最终产生约1.5升尿液。肾功能如果出现问题,会影响患者身体代谢废物的及时排出,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显微观察发现,肾小管不同区段的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存在差异,如图乙a、b、c所示。

(1)由资料一可知,构成肺泡的Ⅰ型、Ⅱ型细胞交替排列,都是由______分化形成的。肺泡外还有______细胞构成的弹性纤维,使肺泡具有良好的弹性。
(2)如果胎儿发育期羊水减少,就会导致胎儿的肺功能发育不全。原因是:羊水减少,给予细胞的压力不足,无法形成扁平的______(填“Ⅰ型”或“Ⅱ型”)细胞,影响气体交换。
(3)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图乙中①具有______作用,可使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进入②______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4)肾小管不同区段中,a细胞所在区段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推测原因是______,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塑料污染是当前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塑料制品的大规模生产、快速更新换代(1/3的塑料制品为一次性包装塑料)、难降解性以及低回收率(80%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自然环境中)使得塑料垃圾在环境中大量堆积。塑料垃圾经微生物分解后可转变为微塑料颗粒(直径介于0.1微米~5毫米),极易被环境中的生物体吸收,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包括潜在的炎症反应、内分泌干扰和细胞损伤。
材料二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俗名面包虫,其一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原产于北美洲,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经苏联引进到中国。黄粉虫可取食聚乙烯、聚苯乙烯和聚丙烯等多种材质塑料,且对聚苯乙烯的降解效果最佳。研究人员将聚苯乙烯泡沫作为饲料喂给黄粉虫,发现100只黄粉虫幼虫每天可以吃掉34~39毫克的泡沫塑料,还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并羽化为成虫。将取食过塑料的黄粉虫喂给实验小鼠,小鼠也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1)据材料一分析,微塑料颗粒会随着呼吸经______到达人的肺部,从而影响肺的气体交换。由于微塑料的______性,在生态系统中会沿着______不断积累,最终进入人体,诱发潜在的炎症反应。
(2)据材料二分析,黄粉虫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______变态发育。黄粉虫能取食多种材质的塑料,且对______降解效果最佳。
(3)塑料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中学生,你可以这样做:______
2024-06-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六校联考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