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在新冠肺炎病毒标本采集时,《WHO2019新型冠状病毒指南》中推荐:同时采集上呼吸道标本(在口咽和鼻咽处采集)和下呼吸道标本(痰液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道包括口、鼻、咽、喉
B.鼻腔中的鼻毛对空气有清洁作用
C.咽是食物与气体共同的通道
D.痰的形成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
2024-03-31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如图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黏液会形成鼻涕B.③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C.④管道内表面有黏膜和纤毛D.⑥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022-06-22更新 | 720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学考生物真题
4 .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此前,北京市已于12月7日0时启动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各区、各单位动员部署,开展空气重污染应对工作。本次升级红色预警后,应急措施将有所加强: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根据空气重污染情况可实行弹性工作制;全市范围内将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实行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纯电动车除外),其中本市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再停驶车辆总数的30%。
   材料二: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材料三: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直径在2. 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档,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等方面的疾病。
1.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气管、肺泡、支气管
B.气管、支气管、肺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肺泡、支气管、气管
2.人体的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       
   ①鼻毛   ②声带   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   ④鼻黏膜 ⑤会厌软骨
A.①②⑤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④
3.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不会发生的是(       
A.胸廓扩大B.肺容积缩小C.肋间外肌收缩D.膈顶部下降
4.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实现的,肺泡与其外部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实现的。(       
A.呼吸运动 扩散作用B.呼吸运动 呼吸作用
C.扩散作用 呼吸运动D.呼吸作用 呼吸运动
5.以下关于PM2.5的叙述正确的是(       
A.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B.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
C.公布PM2.5指数能引导公众关注空气质量
D.咽喉炎、咳嗽、哮喘等都是由病菌引起的,与PM2.5无关
2020-03-14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1-12七年级下·山西·期中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  )
A.有骨或软骨作支架B.肌肉较松弛
C.气管比较厚D.周围有肌肉牵拉
2020-02-02更新 | 227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Ⅰ.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4年1月8日苏州《城市商报》报道: 去年全年我市共有152天出现雾霾天气。其中,1月中旬和12月上旬分别出现区域性持续霾天气,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对人体健康和道路交通造成一定影响。
材料二: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研究表明,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等方面的疾病。
1.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气管、支气管、肺泡B.气管、肺泡、支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D.肺泡、气管、支气管
2.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
A.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上升B.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
C.肋骨上升,膈收缩而下降D.肋骨下降,膈收缩而下降
3.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实现的,肺泡与其外部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实现的。
A.呼吸作用   呼吸运动B.呼吸运动   呼吸作用
C.扩散作用   呼吸运动D.呼吸运动   扩散作用
4.老张因为吸入过多的细颗粒物,引发支气管炎去医院就诊,通过血液检查会发现他的
A.红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B.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
C.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D.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
5.为减少雾霾天气,苏州市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措施中,与控制雾霾天气无关的是
A.增加绿化面积B.禁止焚烧秸秆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7 . Ⅱ.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进入冬季以来,我国很多省市启动了空气重度污染橙色预警,某些地区甚至升级到红色预警,并要求实行以下应急措施:
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课;
企事业单位根据空气重污染情况可实行弹性工作制;
全区范围内将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实行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纯电动车除外),其中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再停驶车辆总数的30% ;
材料二: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0。
材料三: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直径在2. 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等方面的疾病。
1.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气管、肺泡、支气管B.气管、支气管、肺泡
C.支气管、肺泡、气管D.肺泡、支气管、气管
2.PM2. 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诱发消化系统疾病B.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C.诱发神经系统疾病D.诱发循环系统疾病
3.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是通过
A.气体溶解于水实现的B.气体不溶于水的特性来实现的
C.气体的扩散作实现的D.气体的渗透作用实现的
4.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不会发生的是
A.肋间外肌收缩B.胸廓扩大C.膈顶部下降D.肺容积缩小
5.下列关于雾霾天气需要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出时尽量戴口罩B.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洗脸
C.家中尽量不要开窗户D.外出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提高适应能力
2019-02-1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8 . 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原因的不包括( )
A.鼻腔前部生有鼻毛B.鼻黏膜能分泌黏液
C.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鼻腔黏膜中有嗅细胞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空气进入肺,经过的器官依次是(  )
①鼻腔   ②气管   ③喉   ④支气管   ⑤咽   ⑥肺泡
A.①③⑤②④⑥B.①④③⑤②⑥C.①⑤③②④⑥D.①⑤②③④⑥
10 . 为了预防肺结核病的传播,应该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痰的形成场所是
A.鼻腔B.喉C.气管D.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