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软体动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1 . 非洲大蜗牛是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薇甘菊提取液触杀非洲大蜗牛的效果,开展了以下实验:

(一)将长势相近的非洲大蜗牛分成A、B、C、D四组,每组60只。

(二)A、B组分别喷洒浓度为1.0g/mL、2.0g/mL的薇甘菊提取液,C组喷洒2.0g/mL的四聚乙醛(有一定毒性的农药),D组喷洒清水。

(三)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每6小时喷洒1次,每次喷洒2mL,30分钟后观察。

(四)连续观察6天,记录触杀非洲大蜗牛的数量,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1)非洲大蜗牛的体表被覆坚硬的______,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动物。
(2)研究人员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进行______。每组均用3个重复组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后再计算______值,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据图可知,连续______天喷洒浓度2.0g/mL的薇甘菊提取液,才可以达到喷洒2.0g/mL四聚乙醛3天时触杀非洲大蜗牛的效果。但研究人员仍不建议喷洒四聚乙醛的原因是_______
2024-03-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一模生物试题
2 . 微塑料系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调查发现,在浮游动物、沙蚕、贝类、鱼类以及大型鲸类等许多水生生物的肠道和组织中发现了微塑料,而且摄食微塑料的生物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沙蚕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贝类大多具有贝壳,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________
(2)鲸体毛退化,俗称“鲸鱼”,但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从海洋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沙蚕、贝类等属于消费者,其误食的微塑料会通过捕食关系沿 食物链转移和积累,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3)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小鼠数量(只)饲喂方式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g/只)
20数量多排列整齐7.34
20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少排列散乱1.84
2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0.12
①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 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它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变化不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请列出可行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2022-05-26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长沙卷)-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