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综合问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22-23八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1 . 在常温情况下,在长为884m的金属管A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s。请结合题意并根据下表中给出的数值,回答下面问题。
常温时声音在一些介质里的传播速度(ms-1

介质

传播速度

介质

传播速度

空气

340

3800

1500

5200

3750

5000


(1)常温时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
(2)常温时声音在金属管A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
2022-11-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教材例题变式题(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 . (1)如图1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闹钟的铃声将会越来越______(选填“大”或“小”),由此推理可知______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2)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2可知,甲和丙的______相同,甲和丁的______相同(前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______
2022-11-1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祈福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联考测试题
3 . 下表记录了空气中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声速数据,根据表格完成:

湿度

声速m/s

温度/℃

-10

10

30

50

10%

325.05

337.26

347.64

356.81

30%

325.09

337.39

348.11

358.19

50%

325.11

337.52

348.57

359.57

70%

325.14

337.63

349.03

360.94

90%

325.17

337.78

349.49

362.31

(1)当空气湿度为30%、温度为30℃时,声速v=___________m/s;
(2)归纳“温度为30℃时,空气中的声速与湿度的关系”:___________
(3)如图表示了温度均为50℃,湿度在70%和90%时,空气中声速的柱状图。其中:甲图线表示所在环境的湿度为___________
4 . 如图所示,把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幅度。

(1)钢尺伸出桌面长度不变,更加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增大;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声音较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钢尺振动较___________(选填“快”或 “慢”)。这是探究___________与声源振动的频率的关系;
(3)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

5 .    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

(1)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______和介质有关,一般在______中传播最慢(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 10~30kHz 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有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的往返时间就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的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近;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在远离声呐。

①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kHz到 20kHz;狗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次声波。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A 继续监视潜艇 B,突然接收到经潜艇 B 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说明潜艇 B 正在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潜艇 A。

③运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超声波声呐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 ABCDE 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 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______(选填字母)。

A.B.C.D.

(3)雪花落入水中也会发出声波,声波频在 50000Hz 到 2×105Hz 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站在鲸鱼的角度看雪花落水发出的声响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6 .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4s收到回波信号,那么:
(1)这种方法 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理由:_____
(2)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_____?(声速1500m/s)
2022-10-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7 .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呐发出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准确指向性,从而确定发声物体的方位。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的时间和返回的方位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和位置。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声呐制作的原理叫做回声定位,自然界中什么生物具备这种“绝技”?(请列举一例)
(2)声呐根据什么信息来确定探测目标距离和位置的?
(3)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4)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与潜艇A的距离是多少米?(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2022-10-17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8 .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而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可以传声;
(3)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___________弹起(选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________弹起(选填“会”或“不会”)。
9 . 同学们想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测量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到了一段长750m的废弃铁管道,小明用铁棍敲击空管道的一端,小琳将耳朵贴近管道的另一端,小琳先后听到两次敲击声,并测出听到的两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2.06s。(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
(1)小琳先后听到的两次敲击声中,第 ___________次是从空气中传来的,你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
(2)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___________
2022-10-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晚上,小李正在家里温习功课,突然听到窗外传来烟花很响的爆鸣声。
(1)爆鸣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的_____发出的,然后通过_____传播到小李的耳朵里;
(2)小李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
(3)小李同学看到烟花后3s才听到烟花的声音,已知当时气温为2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5m/s,那么烟花爆鸣处距人_____m。(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