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26 道试题
1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如图甲所示。
次数u/cmv/cm实像或虚像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
16/虚像正立放大
212/虚像正立放大
31890实像倒立放大
……

(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将“F”光源移至10cm刻度处,移动光屏至合适位置可以看到的清晰的像。取下光屏,眼晴透过透镜直接观察成像特点,请选出下列成像特点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2)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节选的部分实验数据。在完成第1次实验时,将光源移至正确位置后,请描述验证和观察所成虚像及其特点的做法: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2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某同学想测量声音在一段特殊金属管中传播速度。已知管长为884m,在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用专用设备测量两次声音相隔2.43s,空气中声速340m/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  )
A.340m/sB.680m/sC.5200m/sD.2600m/s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3 . 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如图所示,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的过程中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4 . 著名诗词:“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山既可以“走来迎”又可以“山不动”,这表明描述物体的运动是______(选填“绝对”或“相对”)的。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5 . 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增减砝码时,当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这时他应该(  )

A.直接调节游码B.将最小的砝码取下
C.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左旋一些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一些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多校联考中考押题考试(二模)物理试卷
6 . 下列关于声音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高低
B.发声体振动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
C.人听到声音的响度只与振幅有关
D.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声音的音色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多校联考中考押题考试(二模)物理试卷
7 . 如图所示,MN为凹透镜的主光轴,A'B'是物体AB通过凹透镜所成的像。请作图确定凹透镜的位置(画出凹透镜)并确定凹透镜的一个焦点F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多校联考中考押题考试(二模)物理试卷
8 . 如图所示,生活中人们会在做好的水泥面上切出一条条缝隙,这是防止当气温升高时,水泥面的体积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出现裂痕。当气温升高时,水泥面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多校联考中考押题考试(二模)物理试卷
9 . 如图所示,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吃起来又酸又甜,十分美味。其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它是将山楂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熬制好的糖浆水,待糖浆水冷却变硬后就做成了冰糖葫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多校联考中考押题考试(二模)物理试卷
10 . 在《荀子·议兵》中说到:“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击鼓和鸣金是古代军事指挥的号令,这里士兵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来确定进退的。
昨日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部分学校九年级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