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置于正中央,闭合开关S后,M、N、P三灯的亮度相同,今将变阻器的滑动头缓慢向左移动,则三灯的亮度从亮到暗的排列顺序是(  )
A.M、N、PB.M、P、NC.P、M、ND.N、M、P
2023-03-26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2 . 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小明按如图所示的顺序进行了实验。其中①~⑤中的液体是水,⑥中的液体是盐水。
   
(1)小明进行②、③两次实验,是控制__________不变,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 __________(填序号)两图,由图可知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3)小明比较③、④两次实验,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其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
(4)画出步骤③中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
(5)为了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小明应该还用一次弹簧测力计测量 __________,其示数大小是__________N。
2024-03-0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中,小明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已知图甲中溢水杯装满水后总重为5N。

   

(1)按图示甲乙丙丁的顺序进行实验,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中的 ______
A.浮力偏大
B.浮力偏小
C.排开水的重力偏大
D.排开水的重力偏小
(2)小明按照更合理的顺序进行实验后,图甲中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图乙中测力计的示数为1N(物体未接触杯底)(=1×103kg/m3,g10N/kg),图丙中测力计的示数为0.8N。
①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______N;
②图丁中测得小桶的重力为 ______N;
③物体的密度为 ______kg/m3
④图乙中溢水杯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______N。
2024-04-15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多校联考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4 . 如图甲、乙、丙、丁是“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四个实验步骤:
   
(1)实验的最佳顺序是___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
(2)图乙中小石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小石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可由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两个步骤测出,比较可得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3)若试验按最佳顺序进行,以下实验操作仍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有___________
A.图乙中溢水杯内未盛满水
B.图丁中小桶内有少量水
C.图乙中合金块未浸没水中
(4)将图乙中的水换成盐水,进行了如图戊所示实验,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
2023-07-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5 . 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a、b中的容器装的是水,图中物体放入前溢水杯均装满液体,图中上方标注的是每次测力计的示数。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结果更准确,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___________
(2)从步骤a到步骤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实验中该物体的密度是 ___________kg/m3
(3)有些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浮力大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原因可能是下列实验操作造成的 ___________
①b步骤中物体碰到容器底
②先将物体放入液体中测拉力,再测物体的重力
③溢水杯中未注满水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4)其它器材不变,该同学换了另一种液体重做了实验,如图e所示,则此液体的密度是 ___________kg/m3
   
2023-05-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小红和小枫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选择溢水杯、水、弹簧测力计、圆柱体铁块、小桶、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按照A、B、C、D的顺序做了如下的实验:

(1)按照上述顺序的实验步骤所测___________(选填“浮力”或“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偏小,更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从步骤A到步骤B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___________(选填“变小”或“变大”或“不变”);
(2)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实验收集测量数据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设A、B、C、D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如果关系式___________(用字母表达式表示)成立,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如表是小红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则铁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小红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而小枫同学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接下来他还要___________
实验步骤ABCD
弹簧测力计示数/N1.81.60.50.3
(4)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物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物块未接触容器底)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5)小红和小枫同学紧接着还要探究漂浮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的关系,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还要使用___________次弹簧测力计。
2023-01-10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7 .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细线等实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步骤,最科学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求出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g取10N/kg,ρ=1.0×103kg/m3
(3)兴趣小组的同学换用不同的物体(不吸液体)或液体按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了多次实验,由实验数据得出F___________G(选填“>”、“<”或“=”),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4)图丁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___________(选填“逐渐变大”、“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小”);
(5)如果换用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不吸液体)来进行该实验,则图___________步骤中可不使用弹簧测力计;
(6)其中一个同学每次进行图甲步骤时,都忘记将溢水杯中液体装满,其他步骤无误,因而他会得出F___________G(小桶中液体所受重力)的结论。(选填“>”、“<”或“=”)
2022-06-16更新 | 3841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关口镇关口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小文同学“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情景。如图四幅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

(1)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的操作步骤顺序应该是:______
(2)若以下等式______(填序号)成立,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A.F2F3F1F4                 B.F2F1F3F4             C.F3F1F2F4
(3)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我们应该选择______进行多次实验(选填序号);
A.体积不同的物体、密度不同的液体
B.密度不同的物体、体积不同的液体
C.体积不同的物体、体积不同的液体
D.密度不同的物体、密度不同的液体
(4)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甲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没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______(选填“能”“不能”)得到与(2)相同的结论;
(5)上述实验完成后,同组的小明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装满水的烧杯放在托盘秤的盘子里,再把空的饮料罐缓缓按入水中,如图戊所示,在这个过程中______。(填序号)
A.托盘秤的示数在增大
B.托盘秤的示数保持不变
C.烧杯底部对托盘的压力在减小
D.烧杯内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在增大
9 . (一)在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实验用砝码盒中配备有100g、50g、20g、10g、5g的砝码。

(1)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以下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2)小明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时,估计总质量在85g左右。加砝码时,用镊子夹取50g、20g、10g、5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接下来有两种方案可以使天平的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根据你所学知识,你选择的是方案______,并完成对应方案中的步骤。
方案一:直接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方案二:应取下5g的砝码,______,直至天平平衡。
(3)若步骤A中的V=56mL,M=82.2g,测m时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二)小明同学还想测量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双色铜合金纪念币的密度,如甲图所示,设计方案如下:

(4)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质量时,操作情景如图乙所示,错误之处是______。改正错误后,测出10枚纪念币的质量为m
(5)但他发现纪念币放不进所选量筒,改用如丙图所示的方法测纪念币的体积,请将部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把10枚纪念币放入烧杯中,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10枚纪念币全部浸没,并在水面位置上作标记,然后缓慢取出纪念币;
②再往量筒装入适量的水,如丁图所示记下体积V1
③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取出纪念币的烧杯中,______,视线应该按照______(选填“A”“B”“C”)读出量筒里剩余水如丁图的体积为V2
(6)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纪念币的密度ρ=______(用上述步骤中物理量符号表示),所测密度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021-09-03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