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
A.“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
2023-08-19更新 | 218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B卷)物理试题
2 . 小刚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高度如图所示时,适当调节__________的高度后便可开始实验;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承接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就是根据该成像规律制成的;把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应将光屏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2023-06-14更新 | 176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
3 . 在如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023-06-14更新 | 2125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
4 .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水中的倒影B.   墙上的手影
C.   太阳光色散D.   “折断”的铅笔
2023-06-14更新 | 1726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小宇先将蜡烛、光屏安装在凸透镜两侧,然后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
(2)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移动蜡烛、凸透镜及光屏位置到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是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
2023-06-13更新 | 124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B卷)
6 . 请根据画出的光线,在答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的透镜。

   

2023-06-13更新 | 1816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B卷)
7 . 诗人李白根据光的反射现象写下美妙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图中也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水球成像B.   晷针留影
C.江面倒影D.铅笔“折断”
2023-06-13更新 | 149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B卷)
8 .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薇同学准备了白纸、薄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

①实验时,薄玻璃板需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②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她应从蜡烛___________(选填“A”或“B”)所在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同时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并记录位置;
③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___________关系。
2022-06-14更新 | 330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真题A卷
9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蕴含了光的折射知识,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桥在水中的倒影B. 河底看起来变浅
C. 透过树林的光束D. 长廊上的树影
2022-06-14更新 | 383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真题A卷
10 . 小丽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两支___________的蜡烛进行实验,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她应该在___________(选填“蜡烛”或“像”)的一侧进行观察,实验中,她发现蜡烛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

2022-06-14更新 | 143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真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