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密度的概念、定义式及单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在“探究固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小明用3个铝块和3个松木块进行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体积为的铝块的质量,如图所示,这一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物质

实验序号

m/g

铝块

1

27

10

2

54

20


3

108

40

松木块

4

108

216

5

32

64

6

10

20

①表中空格处数据应为________

②根据1、2、3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③比较铝块和松木块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④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物质的_______

(3)对本实验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行多次测量,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4)小明发现实验桌上还有一个未知实心物块,他通过实验测得其质量为,体积为,通过计算他判该物可能是________(选填“铝块”或“松木块”)。

2023-11-05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定边县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2 . 为了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小亮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
   
(1)测量前,小亮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要进行的操作是:先将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
(2)在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液体质量时,在右盘中添加了几个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左(如图甲所示),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B.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C.取下最小的砝码,将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D.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3)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乙两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实验测得的数据以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记录在右表中。

液体

实验次数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与体积的比/g·cm -3

1

18

10

1.8

2

36

20

1.8

3

54

30

1.8

4

8

10

0.8

5

16

20

0.8

6

24

30

0.8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___________;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___________。因此,这个比值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物质的___________
2023-06-01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五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2023八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
3 . 小西做“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1)比较______(填实验次序编号)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相同/不同)的;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相同/不同)的;
(2)由上述实验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可见,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______(无关/有关);
(3)小西做实验时还选用了“铝块3”,但是“铝块3”有一部分磨损了。那么磨损掉一部分的铝块与完整的铝块相比,它的密度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实验
次序
物体m/gV/cm3       /(g•cm3
1铝块154202.7
2铝块2108402.7
3松木11082160.5
4松木210200.5
2023-04-28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6.3物质的密度(练习)
4 .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数据如表:

次数

物体

m/g

V/cm3

1

铝块1

26.8

10

2

铝块2

54.0

19

3

铝块3

82.2

30

4

铁块1

78.2

10.

5

铁块2

157.6

20

6

铁块3

236.8

31

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初步得出: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以上两空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用______表示;
②实验过程中选用多种物质、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减小误差
B.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结论
2022-09-08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五四学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学生做“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物体种类的关系”实验。他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物质

质量(m/克)

体积(V/厘米3

物质

质量(m/克)

体积(V/厘米3

90

10

80

10

180

20

160

20

270

30

240

30

360

40

320

40

450

50

400

50
(1)请在如图所示的 m-V 图上标出甲物质相应的数据点,并用平滑线相连,可以看出它是一条_____________的直线。然后,将乙物质相应的数据点也用平滑线相连接;(          )
(2)分析 m-V 图中每一条直线上质量与体积变化的倍数关系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3)分析 m-V 图中体积相同时不同物质的质量关系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4)从 m-V 图中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直线的倾斜程度(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不同物质的直线倾斜程度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倾斜程度大的直线表明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__也大。
2022-06-22更新 | 343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罗南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6月第二次阶段练习物理试题
6 . 大方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端移动。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79g。然后,小敏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
物质密度/()

2021-11-06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9-20八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
7 .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甲物质(固态)
实验序号质量体积
1910
21820
32730
表二   乙物质(固态)
实验序号质量体积
41110
52220
6333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一般是不相同的.
(3)讲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
表三   甲物质(液态)
实验序号质量体积
799
81818
92727
表四   乙物质(液态)
实验序号质量体积
1011
1122
1233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
2019-09-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18-19八年级·全国·课时练习
8 . 密度概念的建构
步骤取若干长方体铝块、干松木块,分别用天平测出质量,用刻度尺测出边长并计算体积,数据分别填入表一、表二.
数据表格表一
铝块1铝块2铝块3
275481
102030
表二
松木块1松木块2松木块3
51015
102030
图象请在图中用描点法画出干松木块的 图象.
(      )
结论(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由上述实验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密度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
2019-09-2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18-19八年级·全国·课时练习
9 .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操作
过程

小雨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
表格
物体质量 体积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铁块179107.9
铁块2158207.9
铁块3237307.9
铝块154202.7
铝块2108402.7
铝块3162602.7

分析
论证
(1)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
(2)铁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______________.

2019-09-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18-19八年级·全国·课时练习
10 .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步骤
①用________分别测出两个长方体铝块的质量,用________分别测量并计算铝块体积,填入表格;
②换用长方体松木块,重复步骤①.

表格
请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物体
1铝块154202.7
2铝块2108402.7
3松木块11082160.5
4松木块210 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比较发现:同种物质的________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由此我们引入了________的概念.

2019-09-2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