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弹簧弹力大小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为了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所用的装置如图,实验器材是:一个铁架台、一端有环一端有钩的弹簧2根(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牛)、1N的钩码若干、刻度尺一把。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表一 弹簧A

表二 弹簧B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钩码的个数

1

2

3

1

2

3

拉力F(牛)

1.0

2.0

3.0

1.0

2.0

3.0

弹簧的伸长Δx(厘米)

2.0

4.0

6.0

1.0

2.0

3.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初步归纳的结论是: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初步归纳的结论是:不同弹簧,在弹性限度内,___________,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
(3)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得到的数据关系,可归纳得出: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__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定值,不同弹簧这个比值不同;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022-07-17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小球和弹性很好的轻质橡皮筋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不考虑空气阻力)。让系于橡皮筋一端的小球,从O点的正下方的P点由静止释放,分别经过a、b、c三点,如图甲所示。整个下落过程中,橡皮筋所受弹力F与小球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球的速度v与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1)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下落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填字母)。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大后不变
(2)当橡皮筋的伸长量最大时,小球的速度为______(选填“va”、“vb”或“0”),此时小球处于______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
(3)已知该橡皮筋每受到0.3N的拉力就伸长1cm,经测量小球从P点下落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为:ha=0.4m,hb=0.5m,hc=0.7m。则实验中所用小球的重力为______N。
实验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弹簧测力计探究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

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处于原长的一根弹性细绳的左右两端,R1R2是固定在细绳上的两个标识.现将A端固定,用弹簧测力计将B端沿着细绳所在直线向右拉,R1R2B三点位置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乙、丙、丁所示.已知细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1)据甲图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_____cm;乙图中测力计读数为_____N.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伸长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_____(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3)当标识R2刚好位于刻度尺上7.00cm位置时,R1位于刻度尺上_____cm位置.现手持细绳两端,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R2不动,则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_____
2019-07-05更新 | 2036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