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一根弹簧受4N的拉力时,长度为14cm,受8N的拉力时,长度为16cm,则不受外力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_cm,如果在弹性限度内受12N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_cm。
11-12八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
2 . 弹簧测力计的弹簧断了很小一部分,拆去断掉的较短部分,把剩下较长部分弹簧仍装在原来的弹簧测力计上,零点校正后用它测力,结果(       
A.测量值比实际值大B.测量值比实际值小
C.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等D.以上都有可能
3 . 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哪种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
A.刻度尺B.弹簧测力计
C.天平D.温度计
4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弹簧可以制做测力计,是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B.手中的石头释放后,会下落得越来越快,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小型汽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目的是减小人的惯性
D.在平静的水面上,一只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两只船将同时从静止开始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 .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桌面上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从图示位置开始向上缓慢提升,其示数F与上升的高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试解答下列问题:

(1)当h=4cm时,桌面对钩码的支持力是__________N。
(2)从开始提升到h=16cm,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是________J。
6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___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A/B)。
7 . 某一弹簧不挂物体时,长度为12cm,受2N的拉力时,长度为14cm,若受6N的拉力(仍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长度为(  )
A.16 cmB.18 cmC.20 cmD.无法确定
8 .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观察其___________,并检查指针_______________;如图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的情景,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如图所示,关于弹簧测力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表示它的型号
B.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分别是0~5N和1N
C.已调好“0”点的弹簧测力计可以上下颠倒过来使用
D.在月球上,还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10 . 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如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拉力(钩码总重)F/N

0

0.5

1.0

1.5

2.0

2.5

2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4.5

5.1

5.7

6.3

6.9

7.5

3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

0.6

1.2

2.4

3.0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___________ 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_____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___________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___________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