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液体压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前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______(选填“好”、“差”),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______
(2)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确定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方法叫做______
(3)若使用调好的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特点的情景如图A、B、C所示:

a.比较A、B、C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b.在B图中把金属盒慢慢下移,同时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变化,从而来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的关系。
(4)如图D、E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没有标签)。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这两种液体中,发现图E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小唐认为图E烧杯中盛的是密度小一些的酒精,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
(5)如图F,小明在一只开口且盛满水的矿泉水瓶的侧壁开了三个大小相同的孔,你认为喷射速度最大的是______孔处的水。
2024-05-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 重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2 . 小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如图)。

(1)实验前,如图甲所示,她观察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处在______上;
(2)当她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______问题;
(3)排除故障后,她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如图丙所示),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有关;
(4)小华发现保持金属盒在图丙中深度不变,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5)小华保持图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华得出了“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原因是实验过程中______
2024-03-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大学城第四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学月考试物理试题
3 . 长寿中学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利用U形压强计对液体压强进行了探究:
   
(1)当兴趣小组将金属盒浸没在水中时,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A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___________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重新调节器材后,进行了如图B、C、D所示的实验;
(2)由图B、C所示的实验可知: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___________ 的增加而增大;
(3)保持C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小组中的某位同学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她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她的结论是___________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原因是:___________
(4)图D中,保持探头在盐水中的深度不变,在U形管中加入___________ (选填“酒精”、“水”或“硫酸铜溶液”),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最大()。如果U形管中这种液体的液面高度差为10cm,那么橡胶软管内部的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强之差为___________ Pa;
(5)实验完成后她们发现,可以根据液体压强来比较液体密度大小,善于思考的她们认为利用浮力也可以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于是她们利用C、D烧杯中的水和盐水进行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图___________ (选填“乙”或“丙”)烧杯中装的是盐水,盐水密度为___________
2023-07-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4 . 小庆在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用了改进后的液体压强计(如图甲),在软管与U形管的交接处连入了一个三通管,可以通过控制K的打开和关闭实现与外界大气的通和断。

(1)若压强计在使用前出现如图甲中的情形,说明三通管K处于______状态(选填“打开”或“关闭”);
(2)我们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应液体压强的大小,这是运用了______(填写科学研究方法);连接U形管和软管时,打开K使其与大气相通,此时U形管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3)图乙、丙、丁中是压强计金属盒放在水中不同位置时的情形,对比U形管中的液柱高度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______
(4)若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和未知液体两种不同液体中,如图丁和戊,对比U形管中的液柱高度差,得出戊烧杯中的液体密度一定大于水。这个结论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
(5)为进一步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将金属盒放在两种液体的相同深度,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高度差变化不明显,下面的操作能使高度差对比更明显的是______
A.换用横截面积更大的U形管
B.U形管内换成密度较小的液体
C.U形管内换成密度较大的液体
(6)小庆同学用糖水继续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他发现糖水浓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他将金属盒浸没在液体中逐渐下降过程中,在接触到容器底部之前,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3-10-16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中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使用前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_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的关系,结论是___________

(4)若丙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10cm,则金属盒上橡皮膜浸入盐水中的深度是___________cm(U形管中液体密度为1.0×103kg/m3,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

(5)完成上述实验后老师要求小明同学将桌面上两杯没有标签的清水和盐水区分开。于是小明同学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ab所示,他发现图b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更大,于是认为图b杯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__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

6 . 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______问题;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有关;
(3)小明发现保持金属盒在图丙中深度不变,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接着小明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______不变,改变液体的______
(5)小明保持图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15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原因是______
2023-09-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文峰初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7 .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_____;压强计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分析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_______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___________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___
(4)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_______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
(5)红红用戊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和表示)。
8 . 小亮学习了液体压强知识后,猜想: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有关。为此,他利用液体压强计、水、烧杯等相同的两套器材进行对比验证,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1)小亮向小明介绍自己的实验推理过程:在甲、乙两烧杯中,AB两点到烧杯底部的距离是不同的;通过观察压强计U型管两侧________,判断出pA________pB;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某点压强与该点到容器底部距离有关;
(2)小明反驳说:你在实验中没有控制________相同,所以你的结论是错误的。在你的实验基础上,________(选填序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A.把甲杯中的探头上移5cm或把乙杯中的探头下移5cm
B.从甲杯中抽出5cm深的水或向乙杯中加入5cm深的水
2023-07-01更新 | 6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真题(B卷)变式题16-20题
9 . 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组装好的压强计上的U形管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来判断金属盒处水的压强,这种方法叫做_____(选填“类比”、“转换”或“模型”)法;

   

(3)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_(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4)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有关;
(5)保持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如图丁,观察图丙和丁,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通过他这样的操作得到的结论是_____的(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
(6)已知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6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_____Pa。(ρ=1.0×103kg/m3ρ盐水=1.1×103kg/m3g=10N/kg)。
10 . 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图示U形管压强计是通过 _____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该U形管压强计 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那么应该通过下列哪种方法进行调节 _____
A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B.向U形管内加适量酒精
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是 _____
(4)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 _____进行比较。
(5)保持乙图中探头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发现U形管两例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于是小明得出了“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操作 _____(填“正确”“不正确”),原因是 _____
(6)为了使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时,U形管内的液面高度差增大一点,U形管应 _____
A.用内径更细的U形管
B.改注盐水
C.改注酒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