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液体压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1 .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同学用U型管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他们首先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接着用实验来探究跟这些因素的关系.他们选用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容器中装有水;丙容器中装有盐水(ρ<ρ盐水=然后,他们把压强计的金属盒如图放置在液体中,用不同的方法改变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h和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并观察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L.他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表中:

(1)根据实验设计可知,他们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
(2)根据实验次数____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当离容器底部距离相同时,深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3)根据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次数5与9、6与10、7与11或8与12可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 _________(选填“有”或“无”)关系.
(4)小明同学根据表一、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他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d有关.你认为该结论是___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根据实验数据,小红得出结论:
①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②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你认为根据以上实验数据,________.(选填“只可得出结论①”、“只可得出结论②”或“结论①和②都可以得出”)
2018-04-07更新 | 538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2 .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择了两个底面积S不同的容器进行研究,并在容器内倒入深度h不同的液体,用压强计分别测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将shp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做进一步研究,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p的变化量△h和△p,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或89)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容器的底面积大小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或9~14)中p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   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的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越大.
(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9~14中△p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__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9~14中△p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___
2018-02-0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初三第一学期地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3 .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择了两个底面积S不同的容器进行研究,并在容器内倒入深度h不同的液体,用压强计分别测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将s、h和p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做进一步研究,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及p的变化量△h和△p,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
表一(ρ1=0.8×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h
(米)
S
(米2
P
(帕)
△h
(米)
△p
(帕)
10.150784//
20.12007840.05392
30.152001176
40.220015680.1784
50.32002352
60.420031360.21568
70.62004704

表二(ρ2=1×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h
(米)
S
(米2
P
(帕)
△h
(米)
△p
(帕)
80.150980//
90.12009800.04392
100.142001372
110.220019600.08784
120.282002744
130.420039200.161568
140.562005488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8与9)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容器的底面积大小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或9~14)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的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越大.
(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或9~14中△p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和9~14中△p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
2018-02-16更新 | 3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题
4 . 下表是小明利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所得的部分数据.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___
(2)综合分析上列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又通过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
2017-07-09更新 | 140次组卷
5 .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 点”的实验中,
(1)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______(选填“好”或“差”);
(2)若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待测液体中,通过观察U形管的高度差从而来确定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方法在物理上叫做____(选填字母);
A.图像法            B.转换法          C.等效替代法        D.控制变量法
(3)若使用调好的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特点的情景如图A、B、C所示


a.比较A图、B图和C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b.在B图中把金属盒慢慢下移,同时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从而来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的关系。
(4)如图D、E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没有标签).小唐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这两种液体中,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小唐则认为图D烧杯中盛的是密度较小的酒精.他的结论是否可靠?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5)如图F,小明在一只开口且盛满水的矿泉水瓶的侧壁开了三个大小相同的孔,你认为喷射速度最大的是____孔处的水。
6 . 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方案.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 _________反映出来的,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
(2)当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 U 形管两边液面总是相平,该实验装置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比较图 A.B.C 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图C. D. E 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图 E 和 F 可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同组的小强是通过观图 D 和 F 得出结论:当液体的密度越大时,压强就越大,他的结论可靠吗 ?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6-0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龙口市第五中学(五四学制)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7 . 下表是小明利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所得的部分数据.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___
(2)综合分析上列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又通过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
8 . 小昕用U形管压强计去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1)她发现:按与不按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则这套实验装置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

(2)小昕选用了另一个能正常使用的压强计和一大烧杯的水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她探究的问题是: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实验过程中要判断探头承受液体压强的大小,主要是观察________

(3)小昕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选了另一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密度大小无关”。

① 她的结论对不对?为什么?________
② 由本实验可知,ρ________ρ 。 (选填:“>”或“<”或“=”)
9 . 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3)小明发现保持金属盒在图丙中深度不变,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______________ (选填“变化”或“不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小明保持图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原因是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
2017-04-12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
10 . 小敏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乙和丙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

⑴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____( 选填“好”或“差”); 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⑵小敏把探头分别浸入到图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分别是水或者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比图乙的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他的结论是_____的( 选填“正确”或“错误”);_______(如果他的结论正确,此空填写“甲”中溶液是水还是酒精;如果他的结论错误,请填写错误原因).接着他改变图乙中探头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⑶比较图____,得出探头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在此处的压强就越大.
⑷小敏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